首页 : 书屋 : 纪实 : 中国现代人物传记


 
大院
    也有人写访问记,美化他的生活环境,说他的住处,高墙大院,西式平房,墙上是名人
字画,书橱里是……是什么呢?总之,他的居室好像到处都是宝贝,非凡人所住,是仙境,
竟至引出一个青年来信说,要到他家来做“食客”。其实,如前面讲过的,说到这座大院,
原先倒是不错,可惜访问者没见着。经过动乱和地震,他看到的只能是断壁颓垣,满地垃
圾。孙犁的住屋虽然高大,无奈门窗破败,到处通风,墙壁也有些黝暗。地上不只放着煤球
和白菜,屋顶上还有蛛网,至于蚊蝇和老鼠,也在所难免。这明明是20世纪70和80年
代天津一个普通大杂院的现实,访问者却故意不看,神乎其神地美化着一个作家的生活环
境,孙犁对此很不满意。
     
    至于因为苦闷和无聊,和他开开玩笑的,也不乏人。前者尚属好心,后者连这个也谈不
到,他们的行为,只能当个笑话看看了:
     
    ……比如,我在一篇文章的末尾注明:降温,披棉袄作。他就来信问:“你一张照片
上,不是穿着大衣吗?”又如,我同记者谈话时说,“文化大革命”时,有人造谣说我吃的
饭是透明的。他就又问:“那就是藕粉,‘荷花淀’出产的很多,你还买不起吗?”①孙犁
明白,比起“棍子”来,这是“小巫”,虽然他们常常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只好置之不理。
     
    而且,他的房子也还漏雨呢。自从1972年让他搬回来以后,便开始了不断修房的生
涯。其中1977年秋天的一次,大概算是“大修”,他在这年8月3日给韩映山的信里,
记下了这次修房的情景:
     
    我的房昨天下午,顶棚塌了一块,夜间大雨,我通宵未眠,总结这两年的修房经验为:
不漏不修,不修不漏,越漏越修,越修越漏。
     
    每日来四五人修房,招待烟茶糖果、西瓜,上房一小时,陪坐二小时,上下午都如此,
实是苦事。
     
    所以,房顶漏雨如瀑布一般,我也觉得没有什么,今天院中积水大腿深,像乡下发了大
水,所有临建都泡了……②
     
    他在1983年写了一篇“芸斋小说”,题目就叫《修房》③:每到雨季,他的住所几
乎无处不漏,所有桶、盆、盂、罐……全用来接漏水,还是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天花板大
片洇湿,接着是大片坠落。“一天夜里,乒乓乱响,后屋一角,水如狂瀑,我接连从窗口往
外倾倒出十几桶雨水。”修吧,打电话给本区房管站,不来;亲自去请,来人只登记一下,
便没有了下文。“我自己想,房管站可能是突出政治,不愿意给‘走资派’修房,正如医院
不愿给‘走资派’看病一样。同院有一家是军属,房也漏了,请来了人。第一天,没有带家
具,几位工人坐在院里小亭下,喝完茶,吸完烟,一到上午11点就下班走了。第二天,带
了家具来,还推了一斗车白灰泥来,又是喝茶吸烟,到10点半钟,一个小伙子上房了,把
灰泥系上去,11点又都下班走了。原来是把一小车灰泥,倒在瓦垄里,就算修好了。从此
房顶走水不利,下雨时,屋里漏得更欢了。”
     
    如此修房法,他哪里敢去再惹?何况还要送上厚礼。
     
    但是,登记修房的人自己闯了进来。这是一个有明显的流氓习气的中年人,他好像已了
解了孙犁的一切:“你的书不少呀。”
     
    “嗯。”孙犁只应了这一个字,表示无可奉告。他笑了:“听说你的书都很贵重。”
     
    “也说不上。”孙犁仍漫不经心地说,“买的时候贵重,再卖出去就不值钱了。”
     
    他抓起一本书,翻了起来。这很使孙犁讨厌;再说,书也受了潮,稍一不慎就会撕坏。
     
    “这也算是四旧吗?”他笑得越发狡猾了,“新近发还的吗?”
     
    “是。”
     
    “什么名字?”
     
    “湘绮楼日记。”
     
    “房漏吗?”
     
    “不漏,不漏。”
     
    他见无利可图,且又无隙可乘,只好讪讪地走开。但这是在“文革”期间。“文革”以
后,总该好了,事实上如前所说,也不尽如人意,房顶仍是每年漏雨。而且房子周围,由同
院的人盖满了小屋,连放个梯子上去修理,也很困难。直到1988年夏天,天花板的一角
还塌落一块,幸亏没有伤着人。
     
    大院的风气也发生了变化。
     
    1981年秋天,忽然来了一个人,进门就问:“你还认得我吗?”
     
    来人有六十多岁了,从声音和举止,孙犁一下子认出他是三十多年前的伙伴——柳荫。
那时他们都在晋察冀通讯社工作,不算很亲近;三十多年后的这一面,倒非常亲近了。一般
不招待客人吃饭的孙犁,想留柳荫吃顿午饭,客人婉辞了。他说,他带来了三册诗稿,怕孙
犁没时间看,放在了朋友那里。孙犁说很愿意看他写的东西,第二天那位朋友就把诗稿送来
了。
     
    这是带有回忆录性质的诗,有战争年代的激情贯穿其间,有鲜明的理想悬诸诗外,婉约
舒畅,章法完整,节拍和谐。显然,这不是雏凤之声,而是龙凤之声。有些青年会说,这是
老调重弹,但孙犁喜欢这样的“老调”。他读完后,在凌晨二时,从床上起来,开始为柳荫
的诗写点儿什么了①,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大院里最安静。
     
    终于,太阳出来了,谁家的收音机里传出了歌声,车铃声也在院子里响起来,新的一天
的嘈杂,重又统治了大院。孙犁写道:
     
    我也明白,时代不同了,一切都没有过去那么单一了。战歌和牧歌,都不应时了。你听
窗子外面是什么声音,斧凿叮咚,青年人在婚前,制造着一米多高的衣柜;“砖来!”“泥
来!”是住户扩建几平米的小屋。伴奏着劳动之声的,是翻来覆去,百听不厌的“毛毛雨”
和“桃花江”。
     
    在这种环境里,在这种气氛里,老年人感到一点寂寞,也是势所难免理所当然的
吧。……他不怕寂寞,为了耕耘,他甚至追求寂寞,但这里说的寂寞,恰恰是嘈杂带给他
的,是“砖来!”“泥来!”“毛毛雨”和“桃花江”带给他的,因此,寂寞成了一种反作
用力。更坏的是,人际关系变得紧张了,“十年动乱,大地震,是人性的大呈现。小人之用
心,在于势利,多起自嫉妒。卑鄙阴毒,出人意表。平时闷闷,唯恐天下不乱。一遇机会,
则乘国家之危,他人之不幸,刀砍斧劫,什么事都干得出来。”①前几年,有位老同事对他
说:“再遇大乱,还有老百姓,像根据地那样,掩护我们吗?”
     
    孙犁笑而不答。他想:不出大门,五步之内,会遇到什么人都很难说,还谈什么根据地
呢。
     
    孙犁自从1951年迁居此院,除了“文革”三年,到1988年迁出,在这里住了三
十七年,是最老的住户了。人地两熟,自然是好事,但这里常常勾起他的不愉快的回忆和对
未来的恐惧。例如,1975年12月2日写的“书衣文录”里就有这样的话:“近日为邻
居在窗下盖小房生气,甚无谓也。然迫使余深思当前环境及将来可能遭遇。要之,应随时克
制,慎之!”②可见,这心情由来已久。大院是一个小世界,在这里,他实在不愿再看到一
些人的面孔,不愿再听到一些人的声音,否则,白天会使他五内不安,夜间会使他辗转反
侧。
     
    作为三十七年院内生活的总结,他在迁出之前,写下了这样的话:
     
    三十七年间,私人之事有:我之得病,母亲去世。“文革”中,白昼轮番抄家,夤夜聚
众入室。限两小时,扫地出门,流放到佟楼去等等。国家之事有:反胡风,反丁陈,三年困
难,“文化革命”,大地震等等。他人之事,亦变幻百端,不及详记。…………
     
    大院之变化,亦时代之缩影。在这里,静观默察,确实看到了,近似沧海桑田的自然景
观;也体会到了,无数翻云覆雨的人情世态。很多是过去不能懂得的。①
     
    以这个大院为题材和涉及到这个大院的作品,他已经写了不少了。这也是时代的记录。
 
  
返回目录: 孙 犁 传 9 (郭志刚、章无忌)    下一页: 交游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