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纪实 : 中国现代人物传记


 
晚华老不荒
    读者一定都还记得,本书开头介绍的那个“幼年OE肚印钡孩子。这个孩子究竟能长到
多大、长成什么样子,连孩子的父母都未必能说清楚。
     
    现在,他早已阅历了人生的许多阶段,回首往事,确如他自己所说,是“九死余生”—
—有时为敌人驱赶;有时为自己人驱赶;有时为病魔驱赶;有时是心灰意冷——自我驱
赶……总之,他曾多次跌入死神的怀抱,而每一次又都被它推开了。
     
    单说他那身体,这一生也不能说是十分健康的。我们注意到,近十几年来,光有文字可
查的,他就多次说到自己的病或健康状况:
     
    1975年4月14日记:“晨起扫除李家冲刷下之煤灰,不断弯腰,直立时忽觉晕
眩,脚下绵软。上班后,小路劝到医务室。心脏主动脉第二音亢进,为血管硬化之征。吴大
夫给药。”①
     
    1980年8月29日致铁凝信②:“我的病,是严重晕眩,已查过,心脏及血压正
常,尚需查脑血流及骨质增生两项,因天热,我尚未去查。现已不大晕,但时有不稳定之
感,写作已完全停止……”
     
    1983年8月17日记:“去年秋天,北京来信,要我为一家报纸,写一篇介绍中国
农村妇女的文章。我坐公共汽车到了北郊区。采访完毕,下了大雨,汽车不通了。我一打
听,那里距离市区,不过三十里,背上书包就走了。过去,每天走上八九十里,对我是平常
的事。谁知走了不到二十里,腿就不好使起来,像要跳舞。我以为是饿了,坐在路旁,吃了
两口郊区老乡送给我的新玉米面饼子,还是不顶事。勉强走到市区,雇了一辆三轮,才回到
了家。”③1986年12月17日致关国栋信①:“弟年老多病,脑血管疾病严重,不能
出门,近些年囿于庭院,哪里也没有去过……”
     
    另外,他还多次说到自己好做梦,而且经常是噩梦,“行将已矣”,“大限之期”将要
来临,等等。
     
    老年人的话,自然不是说着玩的;但我们看到,就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从1976年
12月算起吧),却迎来了他创作上的又一个高峰。他出版了我们前面列举的那么多集子,
这本身就证明,他仍是文学园地上的一个强有力的耕耘者。说起来多么有意思:谁会想到,
这个至今仍是那么强有力的耕耘者,会是那个“幼年OE肚印钡暮⒆幽兀炕故撬臻档煤茫
“世有OE顿倏迹嘤凶呈⒍┩觥!雹谔斓啦徊猓撕跎髟铡古语说:“人之有生,
唯精与神;精神不蔽,身体常春。”“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老而寡欲,
闲心劳形,养生之方也。”这几条说的,孙犁全占了。再则,他是作家,他的生命,是与写
作共存的。对他来说,写作本身,就是一剂振奋精神的良药。他说他不会养生之道,也不相
信单凭养而获长生。那么,他信什么呢?除了修补旧书、擦摩小玩意(诗人张志民送给他自
己家乡深山出产的两枚野胡桃,他非常喜欢,常拿在手心里把玩)和养养花之外,那就是写
作了吧?
     
    其实,写作本身,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最有效的消遣。我常常在感到寂寞、痛苦、空
虚的时刻进行创作。我的很多作品,是在春节、假日、深夜写出来的。新写出来的文字,对
我是一种安慰、同情和补偿。每当我诵读一篇稿件时,常常流出感激之情的热泪。确实是这
样,在创作中,我倾诉了心中的郁积,倾注了真诚的感情,说出了真心的话。在过去的漫长
岁月中,烽火遍地,严寒酷暑,缺吃少穿,跋涉攀登之时,创作都曾给我以帮助、鼓励、信
心和动力。只有动乱的十年,我才彻底失去了这一消遣的可能,所以我多次轻生欲死。①从
1976年年底以来,他一直顽强而有效地耕耘着,按产量和收获计算,他应该被评为“壮
劳力”。他把自己复出后的第一个集子定名为《晚华集》,后来,他又把自己的另一个集子
定名为《老荒集》。实际情况呢,他是“无间寒暑,不计阴晴”②,在他耕耘的土地上,逐
年都是花掩垄野,老而不荒。但是,人们到底记起他已经是七十六岁的高龄老人了。前些
年,在张同志走了以后,他还想找个老伴,当时,住在多伦道大院附近的一位中年同志,常
到他那里走动,孙犁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他谈过。他的要求并不高,主要的一点,是理解。
也许正是“理解”这两个字太难了吧,事情终于没有成。不过,说到理解,我们还可以提提
过去的一个小插曲。那是在老伴去世之后,别人介绍了一个对象,他去见面。女方很隆重,
连母亲也来了。
     
    “听说你住的房子,很小,是吧?”那位母亲问。“也很低,”他答,“有个臭虫、蚊
子什么的,一伸手就摸着了。”
     
    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
     
    在张走后,他强调理解,这也是十分自然的。
     
    那是1988年10月,我们在天津开会,很随便地谈起孙犁的生活来。
     
    “这两年,他不再提找对象的事情了。”那位中年同志说。
     
    这就是说,孙犁自己也感觉到,年龄的确是不饶人了。
     
    何况,这些年来,找他录音、录像的人也一再登门,这也加强了他的某种预感。
     
    本来,他是连照相也不肯的。自1956年患病后,他很少照相,每逢照相,他总感到
紧张,头也有些摆动。“你乐一乐!”摄影师说。
     
    但他乐不上来(本书所收他笑得很好的一张近照,实在是很难得的),有时是一脸苦
笑,使摄影师更为难了:“你这样,我没法给你照!”
     
    “那就不要照了。”他高兴地离开座位,摄影师不高兴地走开了。
     
    有的摄影师能体谅他,不强求他笑,也下摆弄他拿姿势,只拿着机子在一边等,看到他
从容的时候,就按一下。所以,他记忆中还是照了一些连他自己也觉满意的照片,其中,有
的还是名家的作品。
     
    他还记得1952年中国作家协会开会时照相的情形。闭幕那天,通知到中南海照相。
他虽然不愿在人多的场合照相,这一次是不能不去的。
     
    穿过几个过道,到了现场,凳子已经摆好。他照例往后面跑,忽听有人喊:“理事坐前
面!”
     
    我是个理事,只好回到前面坐下,旁边是田间同志。这时,有几位中央首长,已经说笑
着来到面前,和一些作家打招呼。我因为谁也不认识,就低头坐在那里。忽然听到鼓起掌
来,毛主席穿着黄色大衣,单独出来,却不奔我们这里,一直缓步向前走。走到一定的地
方,一转身,正面对我们。人们鼓掌更热烈了。
     
    我也没看清毛主席怎样落座,距离多远。只听田间小声说:
     
    “你怎么一动也不动?”
     
    我那时,真是紧张到了屏息呼吸,不敢仰视的地步。
     
    人们安静下来,能转动的大照相机也摆布好了。天不作美,忽然飘起雪花来,相虽然照
了,第二天却未能见报,大概没有照好吧。①1952年,他是三十九岁,不用特别夸张,
那也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而现在录音的找上门来了,那意义就非同寻常。
     
    来录音的,是北京一个文学团体派出的两个姑娘。这天早晨8点,他们来到了多伦道大
院。时值隆冬,外面很冷,朴素的冬装把她们包了个严严实实。进屋后,宽去头巾外衣,孙
犁发现,是两个异常美丽的姑娘。霎时间,孙犁感到,青春的光彩使他那空荡、清冷和老旧
的房间,平添了许多温暖和活气,甚至连室内光线都提高了一度。
     
    “留下你的声音!”身材较高的那个,把小录音机朝孙犁的桌子上随手一丢,轻声地
说。
     
    孙犁本来不喜欢见客,尤其是生客。人传一言不和,他会中止和客人的谈话。此外,他
从来也没有想过,要“留下”什么。
     
    这句不祥的刺激性的话没有惹恼他。他看见那位俊俏的姑娘已经退回远处的座位,脸上
露出诚挚而天真的微笑。显然,她只是认真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并没有考虑“留下”二字
意味着什么。
     
    孙犁高兴地把自己的声音留在了那个小盒子里。我们都会记得,他在抗战学院上课,面
对几百人,不用扩音器,一喊就是几个小时。他练出了一副好嗓子,他“留下”的声音一定
是洪亮的。
     
    较矮的那个姑娘,带着一只照相机,给他照了许多相,然后两人又轮流同他合影。这位
姑娘很是文静端庄,她向孙犁合影时,用双手抹抹头发,又平平前襟,青春的风度和魅力,
使孙犁至今不忘——不过,这也说明,孙犁毕竟还不算十分衰老的。
     
    1988年秋,他迁出了和平区多伦道大院,搬进了南开区鞍山西道西湖村的新楼。孩
子们给他买了新灯、新窗帘,电视也换成了彩色的,较之多伦道的居室陈设,可以说是焕然
一新了。
     
    “我的现代化建设起步很晚,但进展很快。”他对来道贺乔迁之喜的客人们说。
     
    但他搬家时,除了二十一箱书籍、一箱书画、五箱衣被、五筐瓷器、一筐文具……等等
之外,没有忘记带回那一筐破鞋烂袜。这些孩子们要扔掉的东西,他到底还是一一收拾在一
起,带回来了。
     
    这到底是新居,四周也都是拔地而起的新建楼群。在这里,他将要进入90年代了。
     
    这本传记结束了,他的下一个里程的人生,正在开始……
     
    ??
 
  
返回目录: 孙 犁 传 9 (郭志刚、章无忌)    下一页: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