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纪实 : 中国现代人物传记


 
换旗前后
     
    因故延期的张作霖的丧事,是在张学良秘密返奉不久后公开举办的。不过,这还不是下
葬,仅仅是一种隆重的仪式。而其所以如此,是因为张氏的坟地还未选定。据说,当时也曾
选了几个地方,可是寿夫人(张作霖的五夫人)看不上,所以便将大元帅的灵柩暂厝于奉天
采林寺,是准备待坟地选好后,再起灵归冢。后来,为寻找比较理想的坟地,张学良和寿夫
人带着风水先生曾跑了不少地方,也都觉得不够满意,最后又来到抚顺以东六十里的一个群
山环抱的山区,见这里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尤其那雄伟巍峨的铁背山,宛如一排排坚不可
摧的铜墙铁壁,雄浑磅礴,气象万千。山脚下是一个巨大的一眼望不到边的湖泊,人称大伙
房水库,亦名萨尔浒,据说还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战场呢!风水先生连声称赞,张学良和寿夫
人也觉得此地甚好,于是便决定在这里为张作霖修建陵园,并命名为“元帅林”。
    元帅林就在沈吉铁路铁背山车站五华里处,从这里下车,行约半个小时,即可到达。它
座落在一处较为平坦的山坡上,前临大伙房水库,与铁背山隔水相望,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
林。张作霖的陵墓已基本竣工了,是圆形的巨大的水泥建筑物,大体上是仿照古代帝王的那
种地下宫殿的式样,如宽阔的墓道、厚重的铁门、高大宽阔的圆形的墓室、古色古香的壁画
等。墓外植松柏,并有一些造型各异、形象逼真的大型石雕,陈列在陵墓的周围,看起来倒
也颇为壮观。
    只是,为什么坚持把它称为“元帅林”,而不称“元帅陵”呢?似乎有些费解,但前不
久,原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同志(他曾担任过张学良将军的机要秘书)却道破了这个谜底,他
说:“张作霖名为大元帅,实际上是‘东北王’,他的墓在当时完全可以称‘陵’。为什么
没有称‘陵’呢?这是因为张学良一直反对他父亲称‘王’。张作霖生前曾对张学良说:
‘你将来要做李世民’。张学良反驳说:‘时代不同了,你不是李渊,我也做不了李世
民。’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张学良将军比照‘孔林’,决定把萨尔浒陵园定名为‘元帅
林’,这便是称‘林’,不称‘陵’的缘故。”①
    有人也许还会问,既然陵园已经初具规模,修得已经很象个样了,张作霖为什么一直没
在此下葬呢?这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张学良过
早地离开了东北,离开了家乡,并从此之后,始终没有能够重返故里,所以将其父的陵园完
全建成,并将他迁葬于此之事,他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遂成终生憾事。
    但后来,张作霖还是入土安葬了,不过那是伪满时期,是张的旧部张景惠等人操办的,
他们没有让他进元帅林,而是将他仍安葬于辽宁锦县张之墓园。这墓园原本是张作霖自己选
定的祖坟,他的亡母以及他的原配夫人赵氏,都葬于此地。将张氏移葬在这里,似无不可,
但与张氏家属及部属的愿望恐不尽相符,他们也许仍然希望将他归葬“元帅林”吧,而这显
然取决于形势,若是张学良将军能够回来,此事并不是办不到的。当然,现在张作霖的墓园
也还是受到政府保护的。此墓园在解放前由于管理不善,较为荒芜;解放后,列为市级文物
重点保护单位,墓园就面貌一新、大为改观了。尤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开放、搞活经济政
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锦县经济建设有了迅速的发展,来此游览观光的人日益增多,张作霖
墓园几经修葺,气象更加不同往年,这也正象有同志所介绍的:
      在辽西走廊上,有一座鲜为人知的小城,这就是辽宁锦县——大凌河镇。近年,随
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个地方逐渐出了名,被人称为“北方的三明”。
    然而,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县城以东二十五公里处,有一座张作霖墓园。
    墓园在石山乡驿马坊村西头的果树林中。此墓园始建于一九一六年,那是张作霖小有发
迹之时。墓地共占地二十余亩。在墓园的西南方一座山上,有一方形平面玉石,每当旭日东
升,方石闪辉发光。山的后面,有一座山尖,远望似猴,因而称作“猴山”。一九一六年,
张作霖将其亡母灵柩由辽宁黑山县移葬于此,立为祖坟,以后依次埋葬了张作霖的原配夫人
赵氏,“九·一八”事变后,由张作霖的旧部(当时任黑龙江省伪省长的张景惠、伪陆军部
长、总理大臣张海鹏等人)操办,将张作霖的尸骨由沈阳采林寺移葬锦县驿马坊与赵氏合葬。
    一九八五年八月,锦州市人民政府将此墓园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专款进行修
复。墓园的四周,已用青砖砌成花墙,园内立有一块洁白的方石,上面镌刻着:“张作霖墓
园锦州人民政府立”。
    墓园分前、后两部分,由青砖铺成的甬道连接在一起。前面部分,由两块石碑组成:南
面的一块是张学良八岁时为其祖母而立的宣统皇帝三年赐给其祖母王氏的诰命碑;北面的那
块是张作霖为其母而立。两块石碑均由赑屃负碑,碑冠雕有龙身盘曲而形成的九个空孔,称
作“九眼透龙碑”,做工十分精细。沿着甬道向里行,有两座坟墓成“一”字排列。一座是
张学良的祖母王氏墓,另一座是张学良的父母合葬墓。两座墓均由水泥封顶,青砖做裙,十
分气派。②
    总之,皇姑屯事件发生后,由于东北当局的镇静,再加上张学良的迅速返奉,比较顺利
地完成了权利的交替,形势稳定,这就使得一直伺机而动的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嚣张气焰不得
不有所收敛。因为他们原以为皇姑屯的爆炸声,会使张作霖一命归天,而东北政局也会立即
陷于混乱,他们只需多少动用点军队,东北便垂手可得。谁知,出乎意料的是,张作霖生死
不明(出事当天省公署的公报使他们大惑不解,不明真情),虽然发生了炸车案,但东北安
堵如常,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没有什么大的波动,年轻的张学良很快便成为东三省的无
可置疑的统帅。
    当然,要说那时已经天下太平,可以高枕无忧了,那也不对。因老帅之死而造成的危
机,虽已扭转,但危险并未完全消除。日本人的狂妄阴谋没能完全实现,但却贼心不死,紧
接着又打起了东北独立的旗号,逼迫张学良实现其父生前对日所作的所谓保证与许诺,在东
北享受更多的特权;同时也准备把他变为一个听凭他们摆布、对他们唯命是从的傀儡,如不
顺从,将重新物色人选,取而代之。
    这时的国民党蒋介石,则极力策动张学良“易帜”,与南京携手并进。这虽然并不是东
北政权的决策,但张作霖在撤离北京时,有与南京修好之意,这一点张学良也是赞同的。皇
姑屯事件发生后,更促使张学良进一步增强了与南京接触的愿望。在南京国民党方面,也不
断派遣使者前往东北,与张学良频繁联系,促其迅速换旗——东北这时挂的还是过去奉张政
权的五色旗,要让他们改挂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与南京实行分治合作。因为这时关内统一
已大体实现,只有东三省不在南京政府的管辖之下,此问题不早日解决,实在是国将不国
了。但那时,斗争也还是复杂的,因为在国民党内也并不统一,除蒋派之外还有阎、桂、冯
等派别,他们大都拥兵自重,与蒋介石貌合神离,为了增强自身的势力,都想把张学良拉到
自己一边,所以内中的明争暗斗也还很激烈呢。
    当时的美国也未等闲视之。不过,他们采取的是两面派的外交手腕,这突出表现在他们
一方面赞成国民党统一中国,敦促张学良换旗,可是暗地里却又支持日本抢走东北这块地
盘。这看起来是有点奇怪的,因为帝国主义过去在中国,不是常为争夺地盘打得难解难分
吗?今天怎么如此大方呢?原来,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其目的在于这样做,既可使蒋介
石投入它的怀抱,又可以“祸水北引”,使日本人便于向北扩张,进攻苏联,而他老美则不
动声色,便将坐收渔人之利。所以,对这一点也必须看清楚,不然的话,也是会上当的。
    张学良身处祖国东北边疆,长期以来,内忧外患,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他的一个很
大的威胁。蒋介石这时虽然对他友好,但这个人也并不是那么靠得住的。所以东北何去何
从,在当时就成为矛盾的焦点,也是张学良所面临的一个颇为棘手的难题。因为问题很明
显,以张学良当时的地位而言,他只要答应对方的要求,马上就可以得到高官厚禄,当一个
有日本人撑腰的东北王是完全可以办到的。但这却是他不愿意、也是决不能走的一条路。可
如果他立即改换门庭,进行换旗,不谈将来命运如何,只这一步,日本人也是不会善罢甘休
的;更何况当时的东北,日军正磨刀霍霍,战云密布,稍有风吹草动,谁能说不会引起战争
呢。所以,在那时,尽管披着民主革命外衣的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的一些主张,对他有一定
的吸引力,他也错误地认为蒋介石是继承了孙中山的革命事业的,所以一直是比较倾向于与
南京合作。从另一个角度看,张学良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不愿作外国人的奴仆,特
别是父亲的惨死,使他亲眼看见了与日本人打交道的危险性;加之,国仇家恨的痛苦,使他
刻骨铭心,时时不能忘怀,所以他决不作历史的罪人,而要象岳飞、文天祥等历代民族英雄
那样,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乃决定换旗易帜,决不再有任何犹豫了。
    不过,要迈出这一步,也是困难的,这一方面他必须首先统一内部,特别是领导集团的
思想,做好团结部属、齐心协力的工作,并与南京政府随时保持联系;另方面,他也要注意
运用比较灵活、机智的策略,与阴险狡诈的日本侵略者企图阻挠改旗易帜的行为作斗争。
    东北易帜,从酝酿到完全实现,是从1928年5月30日开始,到12月29日完成
的,历时7个月。这一重要的政治行动,是张学良当机立断、亲自推行的。过去谈到东北易
帜,似乎认为仅仅发生在东三省,也是轻而易举完成的。不对了,这项工作,实际是从张学
良为贯彻息争主张,决定将奉军在关内占据的所有地区实行总退却,一律撤回东北时就开始
了,他首先进行的是京、津、热河和滦东等地的易帜。这其间,在局部地区虽然也还有磨
擦,但到9月间都实现了易帜。唯独东三省的易帜,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从中作梗,曾被迫一
再延期。本来,关于解决东北问题的方案,南京政府早就提出了,后来又通过奉方在北京的
代表于珍、邢士廉在返回沈阳后又向张学良作了转达。南京因恐日久生变,是希望能尽早实
施这一方案的。但因那时日军兵临城下,形势咄咄逼人,日本新任驻沈阳总领事林久治郎和
关东军司令村冈频繁访张,向他说明田中内阁对东北局势的政见,要他不要易帜,而应“保
境息民”,否则,由此而引起的一切严重后果,日本将不负任何责任。张学良审时度势,觉
得不便冒然行事,原定7月22日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同时易帜的计划,不得不被迫推
迟。
    但张学良易帜的决心未变,只在等待时机了。日本人象是听到了一些对他们不利的风
声,唯恐张学良换旗,所以对他的威胁利诱也更加紧了,一会儿向他赠送一等旭日大勋章,
一会儿又说如东北与南京结盟,日本将采取“积极行动”。真乃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灾
多难的东北,局势又紧张起来。为了稳住日本人,又不改变换旗的意向,张学良与穿梭般进
出东北的各方面的使者相周旋,终于在没有发生大的动荡的情况下,于1928年年底,实
现了改旗易帜,充分显示了张学良的机智、勇敢和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的信念。
    关于这方面的激烈斗争,《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一书中有详尽的介绍,下面我们摘
引几段,从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东北易帜的内幕和张学良在这场斗争中的决定作用。
    那是张学良原定7月21日换旗,因为日方极力阻挠,甚至不惜进行军事威胁,张学良
被迫宣布“保境息民”,推迟换旗之后发生的事:
      为了缓和紧张气氛,八月九日午前十时,张学良携秘书王家祯前往日本总领事署,
对林权助(日本驻华公使)作礼节性的回访。林权助直言不讳地对张学良宣称:
    “日本政府此刻认为国民政府内部杂乱无章,行为尚多共产色彩。东三省若与国民政府
妥协,势必侵害日本之既得权利之利益与特殊地位。所以,日本政府此刻劝贵总司令,暂时
观望形势较为妥当。不幸倘若东三省篾视日本的警告,擅挂青天白日旗,日本必具保国决心
而取自由行动。倘有不逞分子,尽可以武力弹压之可也。日本愿出全力以相助焉。”张学良
对这种明确不误的武力威胁语言,作了委婉的答复。他说:“余为中国人,所以,余之思想
自以本国为本位。余之所以愿与国民政府妥协者,盖欲完成中国统一,实行分治合作,以实
现东三省一般人民所渴望。以余个人之力,固无为之何。余因顾邦交,以个人资格,对日本
政府警告加以考虑。倘若以国际关系言之,余想日本政府亦决不甘冒干涉内政之不韪。并且
日本政府以种种恐惧反对实现之事实,余颇不可解。”
    林权助闻言,当即直截了当地说:“……简而言之,日本政府具有决心反对东三省对南
方妥协。即所谓干涉内政亦所不辞。”在场的左藤中将补充说明:“田中首相心中已经有了
一定的了。贵总司令若背乎首相心理,就将发生重大事情。”张学良不肯当场表示懦弱,随
之而答:
    “余之决心,以东三省人民为转移。余不能拂逆三省人民心理而有所作为也。”③
    另外,也有同志强调指出:
      日内阁首相田中,为阻止东北易帜,又派前驻华公使林权助以吊唁张作霖之专使来
奉。8月9日,张学良回访林权助,对林前来吊丧的盛意表示感谢,并表示“本诸共存共荣
本旨与日提携,而实现东三省和平经济政策”。林久治郎插话警告张学良不得与南京统一,
如“蔑视日本之警告,擅挂青天白日旗,日本必具强国决心,而取自由行动”。张学良表示
说:“余为中国人,所以余之思想当以中国为本位,”“欲完成中国统一,实行分治合作,
以实现东三省经济和平政策故也。”日方见张学良不肯就范,林权助以教训的口吻说:“你
的父亲曾是我的挚友。因此,我对你有亲如爱子的感情。愿向你进一言:‘你的想法十分危
险!’”张学良愤然而起,答道:“我和贵国的天皇是同岁,我想要对阁下说的,只此而
已。”这次礼节性的回访,竟不欢而散。8月13日,林权助空空而归,回国述职了。田中
政府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改变了策略,采取了所谓务实主义,只要能保住日本在东北的权
益,不反对形式上的易帜。田中表示:“东北易帜事,只要维持日本在满蒙既得权,即不反
对。”遂加紧谋求吉会、长大(东北地区铁路)等干线的筑路权。激起了东三省人民的愤
怒,保路反日运动螽起。11月12日,张学良对东北大学的学生说:“余决非卖国之人,
有损主权之事,决不退让。”日本人原以为张学良“是一匹借张作霖虎威的狐狸”,现在他
们深刻认识到,张学良“是一只名副其实的猛虎”……④
    但在那时,日本在东北驻有大批军队,压力毕竟太大了,张学良不能强行换旗,只得继
续推迟换旗的时间。不过,与此同时他也向南京政府明确表示:“目下对国民政府采取一致
行动,为实际之统一。”
    这以后,张学良为促使换旗这一大政方针早日实现,开展了一系列整肃内部和取信于民
的活动,如他注意不断整顿军纪、政纪,减轻人民负担。对于外系军阀势力对东北的渗透,
也都作了恰当的处置,有的被分散改编,其头目改任文职官员,不再掌握兵权,如名噪一时
的军阀孙传芳,就正是在这个时期出任奉天垦务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的。但象声名狼藉的直
鲁联军残部张宗昌、褚玉璞等,虽然实力雄厚,又亲自来沈阳要求进入东北,张学良却拒绝
了。因为他深知,此辈作恶多端的军阀,还是让他离远些为好,以免危害家邦。至于换旗问
题,则巧妙地采取各种不同的策略,与日本人周旋:
      他利用东北人民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发起统一运动,用民意对付日本人的威逼。
他拉住美英等国牵制日本,在国际上争取同情者。当换旗的条件尚未成熟时,他劝阻部下勿
操之过急,而要善于等待。如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吉林省教职员制做了一千多面新国旗,准
备在各商店的门口悬挂,以示东北归属中央。张学良即令吉林当局,劝阻下属,晓喻利害,
暂缓实行。自从一九二八年五月,日本制造济南惨案以来,美、英、法等帝国主义抓住日本
出兵山东问题不放,一再向日本施加压力,日本政府在国际上的处境越来越孤立。加上日本
国内的在野派利用田中的对华政策,加强了反对田中内阁的活动,到一九二八年底,日本田
中内阁已经内外交困。张学良看准了时机,于十二月二十九日毅然通电全国,称:“力谋统
一,贯彻和平,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⑤……
    无疑地,这件事是办得漂亮,也是深得人心的。这也正象当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所
说的“张氏数年来反对内战、促成统一之功,终有不可淹没者在”,还说“其富于国家思
想,实旧军人所罕见者也”。
    对于东北易帜表示赞赏,肯定它是反日的爱国行动,同时也是顺应全国人民维护国家统
一、以及领土主权完整的愿望,应予肯定,这是多数人的看法;但也有些人认为,“第一次
大革命失败后,张学良易帜归顺国民党新军阀蒋介石,是加强了买办豪绅阶级的反革命力
量,没有什么值得肯定的”。
    作为一种学术观点,有不同看法,是可以研讨的。不过,从心怀叵测的日本帝国主义处
心积虑要分裂中国、迫不及待地要使东北成为它独占的殖民地这一特殊的历史条件来看,张
学良不顾日本人的威胁利诱,毅然易帜,坚决改变日本帝国主义一贯控制东北政局的局面,
并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国家统一,才有希望转弱为强,否则,豆剖瓜分的局面终难幸
免”。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大势所
趋。在一般情况下,国家统一时,就强大,就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四分五裂,连
年战争必然贫弱。但正如战争有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一样,革命与反革命性质不同。广东
革命政府统一广东和北伐是革命的;吴佩孚叫喊‘武力统一’,要消灭南方革命势力,则是
反动的。共产党搞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党
蒋介石组织‘围剿’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则是反动的。但以上只是一般情况,具体问题还要
具体分析。因为日本插手东北,妄图独占‘满蒙’,蒋介石决定和平统一,张学良主动易
帜,避免战乱,使我国东北回归祖国,这是符合广大人民意愿,是应该肯定的。如果张学良
搞‘独立’,象溥仪一样甘当儿皇帝,则东北三千万同胞将受日本奴役,一百多万平方公里
的祖国领土亦将丧失。”⑥至于说,在那时,不应该联合国民党,归顺国民党南京政权,而
只有投身革命、即联俄联共才是值得肯定的,这个要求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张学良还没
有这样的觉悟;同时那时共产党是非法的、大都处于地下状态,张学良不仅还不可能走这一
步,即使他这样做了,在那时不利条件也是很多的,国民党以及英、美反对,自不待言,在
东北领导集团内部也是很难行得通的。这样做的结果,只会使他更加孤立。有人似乎总觉
得,“蒋介石国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革命的对象,如果肯定张学良的易帜是进
步的话,好象理不直、气不壮。其实,这是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中
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说:‘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
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
中的最主要的矛盾。’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同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矛盾,是阶级矛盾;日
本帝国主义要独占东北,则是民族矛盾。我们不应该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并列,更不应该
置阶级矛盾于民族矛盾之上。否则的话,如果认为张学良归顺国民党政府,投靠蒋介石,是
加强反动统治力量,不可赞扬,难道我们可以赞扬溥仪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吗?对于日本制
造“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难道我们可以支持汉奸的分裂活动吗?”⑦
    显然不能。所以,东北易帜是张学良主政后所采取的重大的政治决策,将它称之为爱国
主义行动决非溢美之词,而是完全符合实际的。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张学良能做到这一步,能够力排众议、真正实现自己的主
张,也并不容易。那时,他不仅遇到日本人的粗暴干涉,而且在东北领导集团内部也存在着
复杂的斗争,令人震惊的“杨常事件”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证。有人也许会说,东北易帜取
得胜利后,天下并不太平,张学良本当团结部属,砺精图治,共保东北河山,以不负众望才
对呀,为什么在换旗后不久,就突然处决了在东北领导集团当中举足轻重的杨宇霆和常荫槐
呢?有人说,少帅刚刚主政,极需维护他的权威。在此特殊历史条件下,张对野心很大的
杨、常采取断然措施,消除隐患,从此事无掣肘,有利于巩固东北政权,这样做是必要的;
也有人说,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他们有致死之忧,无该杀之罪,杨、常二人的被杀,主要是
由于日本人的挑拨,张学良是中了敌人的反间计了;有的则认为,杨、常固然是有错误的,
但处置的方式是不是过于严厉了?难道就不能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吗?实际,这一点张学良
并不是没有想到,他曾耐心地等待过,也作过很大的努力,但收效甚微。不过,细想一下,
也不奇怪,因为张学良被逼得要使用武力,就说明他们之间的隔阂与矛盾之深,同时也不仅
仅是什么政见不同的问题,而实际“是当年东北统治者内部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很难避
免的政变。有的同志说,这是因为中国缺乏民主与法制的结果,不免有些‘书生之见’。翻
开中外的历史,考察当今世界,有哪些政变是事先经过法律的程序呢?当时,张、杨的矛盾
已势不两立,杨欲杀张的风闻,亦时有传说,杨之进逼,使张已达到了‘实难忍受’的地
步,已远非法律程序所能解决的了。”⑧当然,也有甚感惋惜的。略谓:“如果杨‘退归乡
里’或‘冥鸿海外’,或可免一死,但象杨宇霆这样贪恋权位、野心勃勃的人物,怎能甘心
退出历史舞台呢?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说:‘处决杨、常,是逼出来的……最后只有一条
路,你死我话。’张之除杨,实出于不得已,如果不除杨,东北将政出多门,更加混乱,这
是日本侵略者最欢迎的。”⑨
    这就清楚表明,张学良之杀杨不是偶然的。说是杨专权跋扈也好,是权力之争也好,总
之杨之所作所为已成为东北政权内部的不安定因素和严重威胁,既是他要孤注一掷,张学良
也不得不铤而走险了。
    当然,也有不以为然的,如认为问题是存在的,但并不那么严重,主要是张学良多疑,
或谓这是以私废公,公报私仇等;有的说是因为日本人的挑拨,还有的说是中了南京方面的
反间计,因“张之杀杨,主要因为杨与白崇禧勾结,白要杨‘推翻张学良,取而代之’,蒋
介石探知,密告张,要他‘先下手为强’。”……
    这些说法,不能说是毫无根据的,不过,若只强调某一点,以偏概全,特别是忽略了促
使张学良必欲除之的他的亲日问题,也是欠妥的。至于说,还有的认为杨、常有能力,是不
可多得的人才,这样做,“使东北当局的对日对苏交涉失掉了樽俎折冲的人,东北外交完全
委之于南京政府”,导致了东三省的迅速沦丧,似乎是闯了大祸,这就更未免言过其实了。
    对杨、常事件究竟应当怎么看?它的真相和内幕究竟是怎样的?这是个比较复杂而又无
法回避的问题,有必要再作些专门的研究、探讨。而这,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清的,且
待另辟专题,详加评析。
《文化周报》,作者:王海、连义。
    ② 张华柱,《辽宁锦县张作霖墓园》,载1987年2月5日《西安晚报》。
    ③⑤ 张同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11月出版。
    ④ 周毅:《为国家统一而矢志奋斗的张学良将军》,西安事变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
文,未刊稿。
    ⑥⑦ 丁雍年:《张学良东北易帜述评》,张学良暨东北军史学术讨论会论文,未刊稿。
    ⑧⑨ 常城:《再论“枪毙杨、常”》,见《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返回目录: 张学良传 (范克明)    下一页: 杨常事件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