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科幻 : 儒勒·凡尔纳


 
2.哥利纳帆夫人
     
    玛考姆府是苏格兰南部颇富有诗意的一座住宅,它位于吕斯村附近,俯瞰着吕斯村的那
个美丽的小山谷。乐蒙湖的清波浸浴着高墙的石基,从很远的年代里,这座住宅就属于哥利
纳帆家了。哥利纳帆住在罗布·罗伊与弗格斯·麦克格里高这些英雄的故乡,还保存着古代
英雄的好客遗风。当社会革命在苏格兰爆发的时代,许多佃户都因为无力缴付过高的地租被
领主赶走了。他们有的饿死了,有的做了渔夫,有的离开了家乡。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绝望的
境界。在所有的贵族中,只有哥利纳帆这一家族认为信义约束贵族和约束平民是一样的。他
们对佃户始终以信义相待。因此他们的佃户中没有一个丢开他们的老家,没有一个离开他们
的故乡,个个都继续做哥利纳帆氏的臣民。所以就是在那种恩断义绝的乱世,哥利纳帆氏的
玛考姆府始终只有苏格兰人住在里面,和现在邓肯号船上只有一色的苏格兰人一样。这些苏
格兰人都是老领主麦克格里高,麦克法伦,麦克那布斯,麦克诺顿的庄户的子孙,也就是
说,他们都是土生土长在斯特林和丹巴顿两郡的孩子们,他们都是些老实人,全心全意地忠
于旧主,其中有些人还会古喀里多尼亚(苏格兰的古称)的话音呢。
    哥利纳帆爵士家资极富,一向仗义疏财,他的仁慈还超过他的慷慨。因为慷慨还是有限
度的,而仁慈可以是无边的。这位身为吕斯村绅士的玛考姆府的“主人”,是英国贵族的元
老,代表着本郡。但是,由于他的雅各派(英国忠于英逊王詹姆士二世的一派)的思想,由
于他不愿逢迎当时的王朝,他颇受英国政客们的歧视。再者,他始终继承着他先辈的传统,
坚决抵抗英格兰人的政治侵略,这更是他被歧视的原因。
    爵士虽然不是个胸襟狭窄、智慧平庸思想落后的人,不过,他尽管打开着他那一郡的大
门,迎接一切进步的事物,可是他内心总是苏格兰第一,他在皇家秦晤士河游船会的竞赛中
用他们的快速游船和人家较量,正是为着要替苏格兰争光。哥利纳帆爵士现在32岁,身体
高大,容貌有些严酸,但是眼光却无限的温和,他的整个仪表反映着高地(苏格兰南部地区
的名称)的诗意。人们都知道他非常豪爽,敢作敢为,行侠仗义,有古代骑士的风度,确实
是一位19世纪的弗格斯(中古时期的苏格兰君主,骑士的领袖和典型)。但是最突出的还
是他那一片仁爱心肠,他甚至比中世纪基督教圣人比圣,玛西还要仁爱,他恨不得把他穿的
大衣整个都送给高地的贫民。
    哥利纳帆爵士和海伦小姐,结婚才不过3个月,海伦小姐是有名的旅行家威廉·塔夫内
尔的女儿,威廉是为了研究地理并热衷于勘查而牺牲生命的。
    海伦小姐不是贵族出身,但她是纯粹的苏格兰人,这一点,在爵士看来,就抵得上任何
一个贵族门第了,她是个妩媚、勇敢、热情奔放的少女,吕斯村的绅士就和这样的一个女郎
结为终身伴侣了。
    当他初次遇见她时,她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差不多没有财产,独自住在她父亲的一所
房子里。他知道这个可怜的少女会是一个贤惠妻子,所以他娶了她。海伦小姐才22岁,是
个金发美人,眼睛蓝得和苏格兰春天早晨的湖水一样。她对丈夫的爱超过她对丈夫的感激。
看她那样怜爱丈夫,就仿佛她自己是个富豪的继承人,而丈夫却是个无人过问的孤儿。至于
她的佃户们和仆役们,他们都称她为“我们仁慈的吕斯夫人,”就是为她牺牲生命也是心甘
情愿的。
    哥利纳帆爵士和海伦夫人幸福地生活在玛考姆府里。府外湖边的幽径充满了枫树和栗树
的深荫,湖岸上还有人唱着古朴的战歌。荒凉的山峡里还有许多古代建筑的遗迹,令人想起
苏格兰历史上的光荣。他们夫妇俩就常在这些美好的风景中散步。今天他们钻进白桦树或落
叶松的林子里,在一望无际的霜叶初黄的灌木丛中消失了。明天,他们又去攀登乐蒙山的峻
岭,或者骑着马在人迹罕见的幽谷里奔驰。他们观察着、体会着、欣赏着那富有诗情画意、
直到今天还被称为“罗布·罗伊之乡”的胜境,以及沃尔特·司务特所歌颂的那些著名的景
致。傍晚,当“麦克·法伦之灯”在天边放出光芒时,他们就去沿着府第外的小道徘徊。这
种古老的回廊象是给玛考姆府套上一个象城堡样的项圈。在那儿,他们俩坐在一块孤立的石
头上,沉思着,在大自然的沉寂中,在淡淡的月光下,仿佛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夜幕降
临,他们俩陶醉在这神奇和胸襟开朗的境界里。只有两颗相爱的心灵才能领略到大地上的这
种秘密和朦胧。
    他们结婚后的头3个月就是这样过去了。但是爵士并没有忘记他的妻子是一个大旅行家
的女儿!他想,夫人的心里一定还保存有他父亲生前的那些愿望。果然,他这种想法,一点
也没有错,邓肯号造好了,它将载着他们夫妇到世界上最美丽的地方去,经过地中海一直到
希腊附近的一带群岛。当丈夫把邓肯号交给她使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到海伦夫人是多么
的快乐啊!是呀,到那风光明媚的希腊去度爱情生活,看着蜜月在那仙境一般的东方海岸上
度过,世界上的幸福有比这个更大的更美的么?
    然而,这时候哥利纳帆爵士已经到伦敦去了。当前的急务是要救援几个不幸的遇难船
员,所以海伦夫人对这次短暂的分离,并不感到那么郁闷,只是悬挂着爵士,不知这件事能
否办成。第二天,接到丈夫的一封电报,她估计丈夫很快就可以回来。晚上收到一封信说要
延期,因为爵士的建议碰到了若干困难。第三天,又有一封信,信里爵士流露出对海军部的
不满。
    这一天,海伦夫人心中不安起来,晚上,她正一个人闷闷坐在房间里时,忽然总管家哈
伯尔进来告诉她有一个少女和一个男孩,要求要和爵士说话,问她愿不愿去接见。
    “是本地人吗?”夫人问。
    “不是的,夫人。因为我不认识他们。他们是乘火车到巴乐支(一个地名),由巴乐支
到吕斯村的,他们是步行来的。”管家回答说。
    “请他们上来吧,哈伯尔。”夫人说。
    管家出去了。一会儿,那少女和小孩被引到海伦夫人的房里来了。从他们的面孔一看就
知道他们是姐弟俩。姐姐十六岁,她那漂亮的面孔显得有些疲乏,那双眼睛似乎是哭肿的,
那副表情又沉着又勇敢,那身装束又朴素又整洁。这一切叫人一见就对她发生好感。她搀着
12岁的弟弟,这孩子态度坚决,好象是他姐姐的保镖。真的!谁要是冒犯了他的姐姐,这
条小好汉就会立刻站出来的。姐姐乍到夫人面前,有些楞住了。海伦夫人赶快先开腔说:
    “你们想找我说话吗?”她边问边用眼光鼓励着那女孩。“不是,不是找你。我们要找
哥利纳帆爵士本人。”那男孩用坚定的语气回答。
    “请原谅他,夫人。”姐姐立刻说,用眼睛瞅着弟弟。“哥利纳帆爵士不在家,”夫人
又说,“我就是他的太太。如果我可以代替他的话……”
    “您就是哥利纳帆夫人吗?”那少女说。
    “是的,小姐。”
    “就是关于不列颠尼亚号沉没的事在《泰晤士报》上登了一条启事的那位玛考姆府的哥
利纳帆爵士的夫人吗?”“正是!正是!”海伦夫人赶快接着回答,“你们是什么人?
    ……”
    “我是格兰特小姐,夫人,这就是我的弟弟。”“啊!格兰特小姐呀!格兰特小姐!”
夫人叫了起来。一面把那少女拉到身边,拉住她的双手,同时又吻着那小好汉的小脸。
    “夫人,关于我父亲沉船的事,您可知道些什么?他还活着吗?我们还可能见到他吗?
我恳求您,请您说啊!”“我亲爱的孩子,”海伦夫人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愿意给你
们一个空欢喜……”
    “您尽管说,夫人,您说吧!我是够坚强的,我不怕听见坏消息,痛苦我能忍受下来
的。”
    “我亲爱的孩子,希望是很渺茫的,不过,也可能有一天你们会跟你们的父亲重新见面
的。”
    “上帝呀!上帝!”格兰特小姐叫着,忍不住流下泪来,同时小罗伯尔抱住哥利纳帆夫
人的双手直吻。
    一阵悲喜交集的情绪过去了,那少女不由自主地提出了很多问题。海伦夫人对她说了捞
获文件的经过,又根据文件说明了不列颠尼亚号怎样在巴塔戈尼亚附近沉没了。为什么只有
船长和两个水手逃出了性命,后来可能爬上了大陆。他们是怎样用三种文字写了一个文件丢
到海里,向全世界求援的。”
    当海伦夫人这样叙述着的时候,小罗伯尔眼睁睁地望着她。他的生命仿佛就悬在海伦夫
人的嘴唇上。他的想象力在他的脑子里刻划出他父亲必然会碰到的许多危险:他仿佛看见他
父亲站在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上,看见他在海浪中挣扎,他仿佛和父亲在一起,扒住了海边
的岩石,后来又气喘吁吁地在沙滩上爬着,离开了海上的狂澜。在海伦夫人叙述的时候,他
有好几次嘴里不自觉地叫了出来:
    “啊!爸爸!我们可怜的爸爸啊!”一面叫着,一面靠紧他的姐姐。
    至于格兰特小姐呢,她双手合十,一声不响,仔细听着,直到叙述完了,她才说:
“啊!夫人!那文件呢?那文件呢?”
    “那文件不在我这儿,我亲爱的孩子。”夫人回答。
    “不在您这儿吗?”
    “不在,为了你父亲,爵士把那文件带到伦敦去了。但是文件里写的东西我都一字一字
地告诉你们了,我们是怎样找出了文件的正确意义,我也告诉你们了。在那些几乎全部被海
水浸蚀掉的残余字迹里,波浪还保全了几个数目字,只可惜经度……”
    “不需要有经度呀!”小男孩叫道。
    “是呀,罗伯尔。”夫人一面回答,一面看着他那副坚决的神情,不禁微笑起来,“因
此,你看,格兰特小姐,连那文件最细的地方你都知道了,你知道得和我一样多呀!”
    “是的,夫人。但是我倒想看看我父亲的笔迹。”“那么,等明天吧,也许明天爵士就
会回来。我的丈夫带着这个不可否认的文件,想把它拿给海军部的审计委员们看看,以便鼓
动他们立即派船去寻找你父亲。”夫人说。
    “是真的吗,夫人?您二位真为我们去与海军部交涉了吗?”那少女叫了起来,表示十
分感激。
    “是的,孩子,我们不该接受任何感激。随便什么人处在我们的位置,都会象我们这样
做的。但愿我们使你们心里产生的希望能够实现!请你们就住在我们家里,等爵士回
来……”
    “夫人,您对我们这样的陌生人这么同情,但我们不能因此而过分打扰您呀!”少女说。
    “陌生人吗?!亲爱的孩子,你的弟弟和你在这屋里都不是陌生人呀,你们既然来了,
我要爵士能够告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人家将要怎样设法去援救他们的父亲。”
    这样热诚的邀请是不便拒绝的。于是,格兰特小姐同意和弟弟在玛考姆府里等候爵士回
来。
    在这一度谈话中,海伦夫人没有提到哥利纳帆爵士在来信中对海军部审计委员们的态度
所表示出来的焦虑。也没有一字触及格兰特船长在南美洲可能被印第安人俘虏的事实。这些
话,要是说出来,那肯定会使这两个可怜的孩子为他们的父亲担扰,减少他们所抱的希望。
那有什么好处呢?这是丝毫无益于事的呀。因此,这两点海伦夫人决计不提了。她回答了格
兰特小姐的各项问题之后,反过来对格兰特小姐的生活和处境问长问短。她感到格兰特小姐
仿佛是她弟弟在世界上唯一的保护人。
    格兰特小姐的生活和处境是一段动人而简单的历史,这段历史更增加海伦夫人对她的同
情。
    玛丽·格兰特小姐和罗伯尔·格兰特是格兰特船长仅有的两个孩子。格兰特是他们的
姓。船长的名字叫哈利。哈利·格兰特在罗伯尔出生的时候就死了妻子。每当他作远程航行
的时候,他就把两个孩子托付给一位年老的慈祥的堂姐姐。船长是个精明能干的海员,他既
善于航海,又善于经商,一身兼备着一般商船船长所难得的双重才干。他住在苏格兰珀思郡
的敦提城。在此格兰特船长是本地人。他的父亲是圣·卡特琳教学的牧师,曾让他接受完全
教育。因为他父亲认为受完全教育对任何人都永远是有利无害的,即使是对于一个远洋航行
的船长,也是有好处的。
    哈利·格兰特先做大副,后来做船长,在最初几次远洋航行中,业务颇有成就,到了罗
伯尔出生后的几年,他已经积有一些资财了。
    就是在那时期他想起一个伟大的计划,这使他的名字传遍了苏格兰。他和哥利纳帆氏的
人们一样,也和低地(苏格兰中部)的若干世家大族一样,对于那些一直侵占欺凌的英格兰
是不满的。在他看来,他的家乡——苏格兰的利益不可能是英格兰的利益。因此,他想以个
人的力量促进苏格兰的发展,决心在澳大利亚一带找出一片陆地来使苏格兰能作大规模的移
民。他是不是要争取苏格兰人脱离大英帝国而独立呢?也许他是这样想的。大概他曾把这个
内心的想法泄漏出去了。因此,不难了解,政府是不会对他这种移民计划给予支持的。政府
不但不支持,甚至还给他制造种种困难,而这种种困难,如果是在别的国家,也许把有这种
计划的人的性命都送掉了。但哈利·格兰特并没有灰心。他号召同胞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他
自己拿出全部家产来实现他的计划。他造了一只船,组成了一个船员队,全都精明能干。他
把儿女托给那年老的堂姐,自己就出发到太平洋各大岛探险了。那是1861年的事。在头
一年里,直到1862年5月,人们还不断地得到他的消息,但是自从六月里他离开卡亚俄
以后,就没有人再听到关于不列颠尼亚号的情况了,商船日报对船长的命运也只字不提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哈利的堂姐死了。从此以后,这两个孩子成了举目无亲的孤儿。
    那时,玛丽·格兰特才14岁,她勇敢坚毅,对这遭遇毫不畏惧,她把她的全部精力都
放在年幼的弟弟身上。弟弟不但要养,还要教呀。这多亏了她的节约、谨慎和聪明。她日夜
劳作,为弟弟牺牲一切。这位年幼的姐姐居然把教养弟弟的工作承担下来。她沉着地履行了
母亲的责任。这种处境是十分动人的,两个孩子就这样生活着,倔强地安贫吃苦,勇敢地和
穷困作斗争。玛丽一心一意只想到弟弟,她为他梦想着幸福的前途。可怜啊!她一直认为不
列颠尼亚号永远完事了,父亲是死了,死定了。当她偶然翻到《泰晤士报》上那条启事时,
她突然又从绝望中跑了出来。她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实在是无法形容的。
    她毫不迟疑,立刻决定来打听一下消息。哪怕这消息告诉她父亲的尸体在荒僻的海边的
一只破船底里发现了,也要比那种受生死不明的痛苦好些,比半信半疑、牵肠挂肚的折磨好
些。
    因此她把这消息和她的决心告诉了弟弟,当天两个孩子就乘上去珀思的火车,晚上就到
了玛考姆府,到了玛考姆府,玛丽又在长久的忧虑之后开始有了希望了。
    这就是玛丽·格兰特对海伦夫人所讲的她的苦难历史。她简单地说着,丝毫没想到在这
段历史里,在这漫长苦难的岁月里,她是一个英雄女郎。然而海伦夫人却想到这一点,有好
几次她不住滴下了眼泪,把她姐弟俩紧紧地搂在怀里。
    对于罗伯尔,他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段故事,他睁着两只大眼睛,听着姐姐说,他现在才
知道姐姐过去所做的一切,所忍受的一切。最后,他抱着姐姐叫道:
    “啊!姐姐呀!你就是我的亲妈呀!”这是从他内心深处不由自主地发出来的。
    大家谈着谈着,已经是深夜了。海伦夫人怕两个孩子过于疲乏,不愿意把话拉得太长,
于是便把他们姐弟领到为他们准备好的卧室里去了。他们倒下就睡着了,梦想着美好的未
来。他们走开之后,夫人就叫人把少校请来,把当晚和两个孩子的谈话全部告诉了他。
    “好个小女孩啊,玛丽·格兰特!”少校听完后,赞叹地说。“愿老天保佑我的丈夫交
步成功吧!”海伦夫人说,“否则这两个孩子的处境更不堪设想了。”
    “他会成功的,否则海军部那些老爷们的心肠真是比最硬的岩石还要硬。”
    虽然少校这样保证,海伦夫人还是不放心,这一夜都没有睡好。
    第二天天一亮,玛丽·格兰特和她的弟弟就起来了。他们正在院子里走来走去,这时忽
然听见一阵马车声。哥利纳帆爵士快马加鞭地赶回来了。几乎就在这时候,海伦夫人由少校
陪着也到了院子里,直向她丈夫奔去。爵士仿佛很忧郁,很失意,很愤慨。他拥抱着他的夫
人,但没有说一句话。
    “怎么啦,爱德华?”夫人急着问。
    “怎么啦,我亲爱的海伦,那班人一点心肝都没有!”
    “他们拒绝了?……”
    “是呀!他们拒绝派船给我!他们说,为了寻找富兰克林,曾经白费了几百万!他们声
称文件太模糊,看不懂!又说,那些不幸的人已失踪两年了,很难再找到他们!他们既然落
到印第安人的手里,必然被带到内陆去了,怎么能为这三个人——三个苏格兰人!——搜查
整个巴塔戈尼亚呢!这样做既无益又危险,到时牺牲的人可能要比被救的人还多。总之,他
们不愿意,什么理由都搬得出来。他们还记得格兰特船长的那个计划呢,这可怜的船长没救
了!”
    “我的父亲啊!我可怜的父亲啊!”玛丽·格兰特叫了起来,跪到爵士的跟前。
    “你的父亲!怎么回事,小姐?……”爵士看到这个女孩跪在他面前,吃了一惊,问。
    “是的,爱德华,这就是玛丽小姐和她的弟弟,格兰特船长的两个孩子。”海伦夫人
说,“海军部这样一来,他们是注定要做孤儿了!”
    “啊!小姐,”爵士一面说着,一面扶起这少女,“假使我早知道你们在这里……”
    他的话说不下去了。院子里只听到断断续续地呜咽声,冲破着一片苦痛的沉寂。爵士,
夫人,少校以及静悄悄围在主人旁边的仆从,谁都说不出话来,但是可以看出,这些苏格兰
人没有一个不对英国政府这个决定表示愤愤不平。
    过了一会儿,还是少校先开口,他问爵士说:
    “这么说,就没有希望了?”
    “没有希望了。”
    “那么,好!”小罗伯尔高声叫道,”我出去找那班人,我们倒要看看……”
    罗伯尔这句发狠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他的姐姐止住了。但是他两个小拳头握得紧紧的,
显出一肚子的愤愤不平。“不能这样,罗伯尔,不能这样!这些好心肠的大人们为我们尽了
力了,我们要谢谢他们,我们永远感谢在心里,我们走吧。”玛丽说。
    “玛丽!”夫人叫道。
    “小姐,你要到哪里去呢?”爵士问。
    “我要去跪到女王的面前,我们要看看女王是不是对我们这两个为父亲求救的孩子也装
聋作哑。”
    哥利纳帆爵士摇摇头。并不是他怀疑女王陛下的仁慈心肠,而是他料到玛丽·格兰特是
见不到女王的。求恩的人很少能走到王座前面的石阶上。因为英国人在王宫的大门上和他们
在轮船的舵盘上一样,都写着:
    “请乘客勿与掌舵人说话。”
    海伦夫人懂得丈夫的意思。她也晓得这个少女去求见女王是不会成功的。她眼看着这两
个孩子就要过着绝望的生活了,这时,她心中起了一个伟大而慷慨的念头。
    “玛丽·格兰特,你们等一等,我的孩子,现在听我说。”
    玛丽本来已经搀着弟弟要走了,她停了下来。
    海伦夫人眼泪汪汪地,但声音坚决而脸色兴奋地走向她的丈夫。
    “爱德华,”她对他说,“格兰特船长写了这封信把它丢到海里的时候,他是把信托付
给了上帝,是上帝把这封信交给我们的呀!无疑地,上帝要我们负责拯救那几个不幸的人。”
    “你的意思怎样呢,海伦?”爵士问。
    全场的人都静悄悄地听着。
    “我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如果结了婚以后能做一件好事,他应该是感到无限的幸福的。
那么你,亲爱的爱德华,你要让我快乐,曾经订了一个游览旅行的计划。但是能拯救被国家
遗弃的一些不幸的人,我想那是天下最快乐的事,更有价值的事呀!”
    “海伦啊!”爵士叫了起来。
    “是的,你懂我的意思了?爱德华,亲爱的!邓肯号是一条轻快牢固的好船,它经得起
南半球海洋上风浪!如果需要的话,它可以作环球旅行,我们就出发吧,爱德华!我们去寻
找格兰特船长。”
    爵士听到这一番话,早就对他那年轻的夫人伸出两只胳臂了。他微笑着紧紧拥抱着她。
这时,玛丽和罗伯尔也拉住她的双手直吻。在这动人的一幕中,所有仆从都感动了,兴奋
了,不由自主地从内心发出了感激的呼声:
    “乌啦!乌啦!乌啦!!!拥护吕斯夫人!拥护哥利纳帆爵士和哥利纳帆夫人!”
    ------------------
  黄金书屋Youth扫描校对
    转载请保留,谢谢!
  
返回目录: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下一页: 3.不速之客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