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网友文集 : 林思云


 
    中国的下岗失业问题小议
     
    林思云
     
     
一、中国特色的下岗失业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失业情况都是与经济成长同步的。国家的经济
成长率上升,经济规模扩大,雇佣需求增加,就业情况就转好。反之国家的经济成
长率下降,就业情况就恶化。可是中国却出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就业高速恶化
的不可思议的现象。1994年到1997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1998
年中国的经济成长率虽然跌至7%,但也还能算是高成长。据中国官方估计,1995
年中国的下岗失业职工人数为400万,1996年增加为800万,1997年增加为1200
万,1998年更增加为1600万。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就业反而恶化的这种反常现象呢?这主要是
由于中国政府计算失业人口的方式所造成的。据中国政府统计,在12多亿人口中,
除老人、儿童外,劳动人口有6亿2000万人,其中3亿3000万人从事农林鱼业
的第一产业,其余2亿9000万人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在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
2亿9000万的人口中,除去在乡镇企业工作的1亿2000万人,完全靠月薪生活
的城市工薪人口只有1亿7000万人。中国政府并没有计算包括农村人口在内的全
体国民的失业情况,而是只计算城市中的失业人口。其实在中国农村的3亿3000
万人的第一产业人口中,有高达近两亿人口的剩余劳动力,现在进入城镇中长期工
作的农村户口劳动力约有4000万人。4000万人有了工作,减去1600万人的失业,
可以说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解决了2000余万人的就业问题。
     
    解决了2000余万人的就业本身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中国政府却有难言之
隐。因为农民的就业问题并不是通过中国政府的努力解决的,而且中国政府也没有
把农民的就业问题放到议事日程上。中共自称是工人阶级的政党,所以中国政府对
城镇的“工人阶级”十分偏心,制定了种种有利于城镇户口居民就业的政策,宁愿
牺牲农民的就业也要保证城市居民的就业。尽管有这种一边倒的政策,仍挡不住农
民进城抢城里人饭碗的狂潮。
     
    中国要想走商品经济的道路,就必遵从商品经济的基本法则,把劳动力也作为
商品上市出售。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劳动力和其它商品一样,也是在质量和价格上
进行竞争。素质高、价格低的劳动力就具有竞争力。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上有两种
劳动力,一种是城市户口劳动力,另一种是农村户口劳动力。城市户口劳动力与农
村户口劳动力的竞争大战已经拉开了序幕。
     
    虽然说城市劳动力的总体素质高于农村劳动力,但国有企业的大多数下岗失业
者是城市中素质较差的劳动力,而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往往是农村中素质最高的
劳动力,所以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者在素质方面很难与农村劳动力竞争。此外由于
多年来国家对城市居民的优惠,使城市劳动者的收入远高于农村劳动者的收入,因
此城市劳动者要想在劳动力价格上与农村劳动者竞争也是很困难的。农民要求的工
资水平比城市居民低不少,也没有对住房等社会福利有过多的要求。以市场经济的
观点来看,农村劳动力是一种价廉物美的商品,比城市劳动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可是中国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商品经济社会。目前中国存在两个经济,一个是中
国政府经营的国有经济;另一个是外资、私人经营的私有经济。国有企业按照政府
的政策优先雇佣城市劳动力,而私有企业却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优先雇佣农村劳动
力。近年来,新兴崛起的外资企业、私营企业蓬勃发展,国有企业却日益没落。由
于私有企业按照市场原则以雇佣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为主,不但对解决城市劳动人口
的失业没有帮助,反而起了雪上加霜的作用。
     
    外资、私营企业不愿意雇佣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
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所要求的工资和福利待遇比农民高;第二、国有企业下岗失
业人员的绝大多数并没有什么特别技术;第三,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平时懒散惯
了,怕这些人将吊儿浪当干活的坏风气带到自己的企业中。
     
    以前国有企业的职工是中国社会中令人羡慕的阶层,他们受到国家的特殊关
怀,有终身雇用制保证一生的生活问题,享受有住房、医疗等各种社会福利。这些
都是在私有企业中工作的劳动者、个体劳动者、农民劳动者所不享有的特权。可是
一旦离开了国有企业,就什么特权也没有了。因此国有企业职工的下岗失业,不仅
仅失去的是职业,同时也是社会地位的降低。所以下岗失业的国有企业职工的心理
负担是非常沉重的。
     
    以往社会主义的中国是按照严格的身份制来分配社会财富,而市场经济则是按
照平等竞争的原则来分配社会财富。目前中国有两大社会阶层:城市人和农村人。
城市人靠政府制定的优惠政策与农村人竞争,而农村人则靠商品经济的自然法则与
城市人竞争。显然自然法则的力量超过了人为政策的力量,中国在农村劳动力的就
业情况逐步改善的同时,城市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日益恶化。
     
二、为什么中国的下岗失业问题难于解决
     
    中国怎样才能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职工的失业问题呢?最上策是把国有企业的
经济效益搞上去,使其有能力养活自己的职工。中国政府已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各种
改革尝试,试图实现国有企业的扭亏为盈,可是均以失败告终,最后不得不采用最
下策,即缩小国有企业规模,大量裁员,把自己无能力养活的劳动力推出去让其自
生自灭。
     
    八十年代初国有企业实现的产值占全国工业产值的90%左右,现在下降到只
有30%左右。可是中国的国有企业却雇有1亿1000万职工,占中国工业劳动人
口的三分之二。以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养活三分之二的工业劳动人口显然是十分吃
力,大量裁员成了必然趋势。如果进行简单的计算,占工业产值三分之一的国有企
业只能养活三分之一的工业劳动人口,所以国有企业必须裁员一半,才能实现产值
与雇员人数的平衡。
     
    由于中国政府已准备大大缩小国有企业的规模,把大量的企业改为股份制的准
私有企业,所以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重新找到国有企业再就职的可能性微乎其
微。目前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只有四条出路:一是到新成立的股份制企业找到
职位,二是转到外资、私营企业就职;三是从事自营业的个体经济;四是在呆在家
里吃国家救济。
     
    到新成立的股份制企业就职十分不易,因为由国有企业改造而成的股份制企业
本身已是人满为患,不可能大量吸收下岗失业人员。国有企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在外
资、私营企业也不受欢迎,外资、私营企业更加愿意雇佣价廉的农村劳动力。除了
少数有技术、有专长的人员以外,国有企业的失业人员要想在外资、私营企业找到
工作将是很困难的。
     
    从事自营业的个体经济也很艰难,现在早已不是摆小摊赚大钱的时代了。目前
有一种不正确的看法,认为在发达国家中,不从事直接生产的第三产业都很发达。
中国的第三产业还很落后,所以中国可以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法来解决就业
问题。其实发达国家的强大第三产业是建立在强大制造业基础上的,象中国这样的
制造业尚不发达的国家不可能培养出强大的第三产业。前些年中国的各大城市建起
的许多大型百货商店,由于竞争过于激烈现在大多面临经营艰难的困境,破产倒闭
者亦不在少数。口袋中没有余钱的老百姓并不需要那样多的服务行业。
     
    由于下岗失业的国有企业劳动者在价格和素质方面均没有竞争力,在残酷竞争
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只能成为淘汰的对象。除非中国政府制定出特别的保护城市劳动
者的政策,国有企业的大部分下岗失业者将难于摆脱呆在家里吃国家救济的命运。
但国家的财政又很紧张,失业救济金数额极其有限,长期呆在家里吃国家救济的话,
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也很困难。
     
三、大量城市贫民的出现是导入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
     
    劳动力市场是商品经济的最基本市场。在商品经济的劳动力市场中,雇主有自
由购买最便宜的劳动力,而雇员也有自由寻找开价最高的地方出售自己,这也就是
所谓双向选择的自由。现在许多中国人在美国、日本等国家找到工作,也是享受到
西方国家的自由开放劳动力市场的好处。如果西方国家对外关闭劳动力市场,不允
许雇佣外国人,在短期内的确可以改善本国的就业情况。但从长期来看,一个不开
放的劳动力市场必然导致整个商品经济社会缺乏活力,缺乏竞争力,是弊大于利的
愚行。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走入了恶性循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选择是以保证
城镇人口就业为主要目的,这就必须容纳大量的冗员,一个人的活三个人干,从而
使国有企业无法与轻装上阵的私有企业进行平等竞争,造成国有企业的破产倒闭,
而破产倒闭又造成了大量失业下岗人员。国有企业改革的另一个选择是裁减大量的
冗员,以便轻装上阵与私有企业进行平等的竞争,但这同样要造成大量失业下岗人
员。因此国有企业不论怎样改革,其结果都会导致大量失业下岗人员的出现。
     
    中国要想走商品经济的道路,劳动力也不可能摆脱作为商品上市出售的局面。
以商品的观点来看,下岗失业的国有企业劳动者是一种价高质次的商品,滞销是必
然的。但劳动力这种商品又不是可以轻易降价大拍卖的商品,所以中国的城市中出
现大批失业者,出现一大批城市贫民应该说是导入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因此中国
的城市失业人口问题将成为一个极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对中国走商品经济道路的最
大考验。
    1999年3月22日写于日本
    〈该文曾登载于“东北风”电子杂志〉
     
     
     
 
 
     
 
     
  
返回目录: 林思云文集    下一页: 中国政府经济改革的底线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