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网友文集 : 芦笛


 
冰的启示

芦笛


总不明白为什麽同是一种物质,冰却比水贵重得多。前人形容美人,外表是“冰肌雪
貌”,心思是“冰雪聪明”,为人是“冰清玉洁”,这冰从来都如玉般贵重。年轻时读
苏东坡的词,见到写美人的“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只觉得神清气爽,仿佛见到玉
洞仙子,飘飘然有出世之想。然而读刘禹锡的《竹枝词》,见到“花红易衰似郎意,水
流无限似侬愁”之句,只感到对弃妇的同情。冰,水为之,而贵于水,何故?

以前不更世事,觉得那是因为冰难得,水易求。除非在南北极,冰只有寒冬才能见到,
而除了沙漠,水毫不稀罕。后来在哈尔滨见了冰灯,才参透了人们为何珍视冰的道理,
那是因为那透明的美。

冰灯大概是世上最美的灯。灯形各式各样,无不玲珑剔透,极尽艺术家们的巧思。从那
冰清玉洁中闪出璀灿的光华来,被冰晶折射出五光十色的虹彩,销魂夺目,随视角的不
同而隐隐变幻,横看成岭侧成峰,幻出无穷无尽的冰上童话来。心醉之余,忍不住要想
起《白雪公主》的世界,似乎又回到了童年时代。

於是这才悟出,冰的美,首先美在透明。无论是冰灯还是冰雕,胜过华贵的大理石之处
正是这一点。其实人世中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可能会在名人或伟人面前俯伏在地,
但却决不会像对天真的儿童那样去由衷地喜爱他们。原因很简单:儿童幼稚,但如冰一
般透明;伟人伟大,却像大理石一样莫测高深地浑浊。

然而这并不是冰灯的魅力的全部。如果一个人永远如孩童般幼稚,活到老都永远让人一
览无余,他可能让人同情,但也不免让人感到乏味,吸引人就更谈不上了。如果冰灯没
有内部的华光丽彩,也就绝对不会让人目迷五色,乍惊乍喜。在人,这内部的光华不但
是学识、素养和操守,更是火一样的激情。纯真的深刻才是透明的难以穷尽的深邃,从
里面发出的激情的光芒才会如冰灯一般动人。

然而这还不是冰的全部启示。一般人很少想到,周遭那喧嚣的尘世之所以是今天这样,
完全是因为冰的一个特殊的物理性质。

除水之外,世上所有的物质都是固体的密度大于液体。如果把生铁锭扔到铁水中去,它
马上就会沉下去,因为固体铁的密度比液体的大。然而大家都知道,冰总是浮在水面上
的。这是因为水的物理性质非常特别。和别的一切物质都不同。当气温降低时,水的密
度也和别的物质一样增加。但当水温到达摄氏四度时,它的密度也就到了最大值。如果
温度再降低,水的密度不但不增加,反而回升,等到水结成了冰,密度就更小了,於是
冰就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无论天气怎麽冷,河里最下层的水温总是摄氏四度,因为那
儿的水是最重的。液体传热主要靠对流。在摄氏四度以上,水的上下对流还是热交换的
主要形式,但气温再低,这种上下对流就停止了,热交换只能靠传导。但水的热传导性
能很差,这就防止了底下的水进一步丧失热量。表面的冰层也形成了一种保温层作用。
所以无论天气冷到零下多少度,一条河只要足够深,总不会连底都给冻了起来。

就是这一点特殊的性质造出了世间一切奇迹。如果水和其他物质一样,密度随温度降低
而升高,那麽,河里结冰就会从底上结起:表面的水被冷却后结成高密度的冰,沉了下
去,底下的低密度热水升上来,在表面丧失热量,结成冰又沉下去。如此上下对流,水
底的冰层就会越结越厚,直到所有的水都变成冰。

不难想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麽生命是否还能出现在地球上就大成问题。如所周
知,一切生命都是从大海里来的,而地球曾经有过非常寒冷的冰川时代。如果冰从海底
结起,哪怕是夏天,海底的冰也不会融化,因为阳光只能加热表面的水,而热水比冷水
轻,热量不能靠对流传送到海底去,只能靠热传导。上面已说过,水的热传导很差。因
此,海面接受到的热量没法传下去,海底的冰也就不会融化。夏天不化,冬天又结出新
的冰层来,海就变得越来越浅。只要时间足够长,整个海都会冻起来,自然也就不会有
生物出现。所以,全靠冰比水轻,才有了我们今天这个熙熙攘攘的人世。就算情况不那
麽严重,至少寒带和冬天会结冰的温带地区也不会有淡水鱼虾,而生活在极地以鱼类为
食的企鹅、海豹、海狮、北极熊等恐怕也得绝种。

为什麽水在凝固时,密度的改变要与其他的物质不同?这难道能用偶然来解释?造物主
的神奇,如同冰灯里闪出的迷幻的虹彩,时时处处引动遐思。
  
返回目录: 散文集--拟网人笔名所作    下一页: 流星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