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现代 : 孙犁


 
关于文学速写
     
    作为文学创作的初步练习,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写人物速写。这是达到能写小说
的必由之路,是直路,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这又和学习绘画有相同之处。学习绘画,要画模特儿,要实地写生,现在更提倡走
出画室,到劳动中去画劳动的人,到战场上去画战士。这样做,就不只画中有人,而且
有真正的劳动者和战士的形象,有人物从事劳动和战争的真实背景,真实情绪。
    过去有人号召艺术走出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要和我们现在提供给艺术的广阔天
地比较,他们那要求还是很狭小的了。
    在文艺史上,当然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人。过去默默无闻,突然抛出一部几十万
字的长篇。一举成名,于是倨傲地坐在书上面,不再说以前的事情。其实要认真研究一
下,常常发现,他在写这部长篇之前,不只从事过长期的文字工作,还写过不少的文学
作品。
    在最近这几十年里,我亲眼看到,很多人是从当报纸记者、宣传人员,走上文学创
作之路的。原因就是他有长期练习文字的机会,又有长期接触现实斗争的机会,两相结
合,他虽并非“志在文艺”,有时也忍耐不住要写写小说了。
    这几十年是战争和革命的年代。党不只给文学事业开扩了空前广阔的天地,而且给
了文学写作种种史无前例的方便条件。
    如果你现在从事的是一家地方小报或部队小报的记者工作,你每天背着书包,拿着
笔记本,深入到农村连队,观察访问,记录了那些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事迹。见到了
他本人,也见到了他周围的人。见到了他的工作的地方,战斗的场所。这样,除去完成
你本职的工作,夜晚没事,你再把白天的人和事,时间和地点,好好回想一下,调动一
下感情,你不是就会愉快而胜任地写成一篇文学速写吗?日积月累,人物更多,材料更
丰富,你不是就可以经营一篇小说了吗?
    其实,即使你没有机会,也没有要求要写一部小说,就是你所写的这些速写,不也
是很有意义的文学作品,会起到鼓舞人民,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政治作用吗?它的价
值,并不低于小说。而按其能准确地反映现实,并能及时地为现实服务来说,它所起的
作用,别的文学形式有时是会相形见绌,望尘莫及的。
    速写这个概念要和随笔分开。随笔,按照一般的说法,有些“执笔则为文”的味道,
太随随便便了一些。当然,随笔也应该是严肃的文学体裁。
    速写,必须有人物,面对现实,亲临现场。不只访问当事人,而且要熟悉当事人。
要真认清了,认准了,对他有了深厚的感情,然后再动笔。
    所以,即使是一篇短短的速写,这里面也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三点的
正确与否,其关系有时比写一篇小说还重要。因为是真人真事,直接关系本人,影响群
众,并可能影响当前的具体政策。
    所以,写速写,起码的要求,应该是着重现实,科学态度。应该实事求是,应该独
立思考。千万不能说谎话,更不要存心投机取巧。好说谎的人,不能写好速写。他不仅
成不了真正的记者,而且还会断送从事任何文学创作的可能性。
    写速写,对于英雄、模范人物,也不能主观地求大求全求高。也可以写写他的日常
生活琐事和他周围的人。鲁迅说,如果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则写他的身边的琐事,也
无不和革命的行动息息相关;如果是一个假的革命者,即使写他整天高呼口号,也还是
不能起到鼓舞革命的作用。怎样才能辨别真假是非?就是要认真研究这个人,究竟做了
些什么,而不是只听他说了些什么。
    大海不择细流。写好人好事,只要有一种好的品德,一种好的作风,甚至一事可师,
一言可则,一技之长,都可以是特写的对象。
    在一篇速写里,作者最好不要发很多议论。要叫事实去说话,叫艺术去说话。如果
写这个人物做了一件事,就接着说:他做得多么伟大呀,他这样做,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呀;写这个人讲了一段话,就赶紧说:他说得多么好呀,多么叫人感动呀,或是多么有
教育意义呀。这都不是什么高明的艺术手法。既是文学,你的观点,你的评论,已经寓
于你选择的事件描述之中,已经寓于你的艺术手段之中,如果你信得准你的描写,可以
使读者得到感动、启发、教育;或是你相信读者能够充分体会到、理解到你的艺术企图,
你是用不着在文章中间再加解说的。
    司马迁的《史记》,记述了那么多重要的人物和重大的事件,他在一篇人物传记里,
从来没有掺杂过个人的议论。完全用对人物的言论行动的描写,来表达对人物的爱憎、
褒贬。
    读者读完一篇纪事,印象是非常鲜明的。司马迁也不是不发表议论,他创造了这样
一种形式,即客观地圆满地记述了人物的事迹以后,在文章结尾,写上一段“太史公曰”。
在这一段文字里,他正面发表他对人物事件的看法。但就是这样,他还是变化各种各样
的艺术手法,使他的议论,既不生硬,也不主观,发人深思,留有余想。对正文来说,
他这段文字,又像是补充,又像是引伸,又像无关紧要,又像关系重大,言近而旨远,
充满弦外之音,真正达到了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
    后来一些史书,虽也运用这种形式,但多半变成了正面发议论,只有《聊斋志异》
的“异史氏曰”,才算得到了司马氏的真传。
    这是很好的学习材料,可以找来好好读读。
    “四人帮”的文艺是阴谋文艺,颠倒是非,把好人当作坏人,把极坏的人当成英雄,
这样就给特写这一文学形式带来极大的困难,造成了严重的危机。
    我们现在无妨设想一下,如果在张铁生不可一世的时候,有人叫你访问他,写一篇
速写,你该如何办?这可能有三种情况:
    一、是你和他接触了一段时间,听到了群众的一些反映,你很快就发觉他是一个假
英雄,是鲁迅所说的不能进入创作的虫豸。于是你信心不足,摇摇头离开了他。这你还
不失为一个正直的人。
    二、是你完全听信了“四人帮”的话,一定要把张铁生吹成“英雄”。于是你就只
能造谣、说谎、吹牛。用吹牛陪衬说谎,或用说谎陪衬吹牛,完成他们的所谓“三突出”。
    三、是你完全站在党的立场,为了无产阶级的利益,对张铁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
察、分析,认清了他的本质:这一种人,在“四人帮”的怂恿之下,出于对共产党的刻
骨仇恨,如何利令智昏,如何由不知天高地厚到胆大包天,在伪装革命的叫喊中,对革
命力量进行迫害、摧残、绞杀。写出这些,不是很有意义吗?在当时能做到这一点,自
然是很困难的。
    写速写是锻炼观察能力的过程;是考验立场、观点、方法的过程;是积累群众语言
的过程。
    中国的随笔、笔记之类的文章,真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
    但真正称得起速写的,并不很多,而是很少见。这可能因为古人写文章,都是抱着
藏之名山的目的,并不讲求这个速字。
    虽有记述当时当地的人和事的文章,也多是所谓畸人异行,常有很大的传奇意味,
我们是不好借鉴的。但中国的历史书籍,记述人和事的客观态度,即实事求是的态度,
是应该学习的。
    速写这一文学形式的兴起和被重视,是在人类的新闻事业有了重大发展之后的事。
伴随中国的历次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这一形式起了并且将继续发挥它特有的功能,并
由此产生更多的大部的文学作品。
                       1977年9月12日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返回目录: 孙犁散文    下一页: 关于诗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