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现代 : 孙犁


 
谈《腊月·正月》
     
     
    苏予同志:
    收到惠寄的今年第四期的《十月》,我开卷就读了贾平凹同志的小说《腊月·正月》。
    过去,我读过他几篇小说,印象是故事总有些离奇,好像在追求什么技巧,有编织
雕琢的痕迹。读起来,我的兴趣不是那么高涨的。但因为熟识了又觉得读他的小说少,
是个遗憾。
    这一篇,读起来很有兴味,我可以说是手不释卷认真地读过了。
    我感到:他在尝试了一些西洋“技巧”和现代“手法”之后,转移到了中国新文学
的现实主义道路上来。这位作家,一踏上这条从现实生活着眼,从现实生活取材的道路,
他的才华就如鱼得水似的,表现了极其泼剌的声势,极其闪耀的光芒。
    现在有人在怀疑这条道路,他们的理由是:既然生活要现代化,文学艺术必然也随
之需要现代化。他们把生活上的现代化变革,与文学艺术的创作方法等同起来,把日用
消费同艺术创造等同起来,实际上是贬低了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职责,同时也贬低了人民
对文学艺术的要求和趣味。
    现实主义,主要是从现实生活取得创作素材,而在取得素材的同时,作家也就获得
了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段。这种创作,自然会体现当前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体现政治
的实施和力量。过去,我们常常把政治和艺术分成两个标准来衡量一部作品,其结果只
能导致作品的概念化,导致作家的虚伪粉饰,于政治于艺术,都是不利的。
    我们提倡现实主义,最大一个好处,是能使我们的作家,着眼于生活,把全部注意
力放在观察、思考、表现自己周围的人和事,避免闭门造车,胡编乱造。
    凡是对现实生活,有充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的作家,他就不必过分着意于创作的
技巧和故事的编造。生活本身会给他提供适当的情节,故事的进程,他就不必去追求什
么奇奇怪怪的形式。试想:如果艺术形式,不是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而是从外国
小说中学来的,它岂不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而不能为读者所理解?提倡现实主义,提
倡生活积累,还可以避免抄袭、套用、生吞活剥等等弊端。
    现在抄袭之风甚盛,这不能只责怪作家,理论上的混乱,是非不清,也是重要原因。
青年人不知文学事业之艰难,有时不知天高地厚,不知深浅利害。写出一些东西,大家
鼓掌叫好,约稿的盈庭满座,并有的诱以高利,以及种种生活待遇上的方便。青年人并
非入定圆寂之徒,不能没有一丝尘念,可是他又没有那么多生活本钱,想多生产一些,
腹内已经空空,于是,找出几本外国流行小说翻翻,看看能否引起一些灵感。当初可能
也是为了借鉴,后来发展为把外国小说的情节,洋为中用或古为今用,稍加变通,自成
篇章,再加一些当前需要的改革、创业、开拓等等形象、故事或人物对话的标签,成为
自己的创作。编者不察,发表于头条地位;论者不察,以为时代又出天才;委员不察,
遂使得奖或名列前茅,赫登红榜。不被揭发则已,一被指破,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当然,
无论是编辑、委员,谁也不可能无书不读,读过又永久不忘。而抄袭者又不去抄红楼水
浒,家喻户晓之作。一时失察,也是情有可原的。不过评论家写文章,则要仔细一些,
遇有怀疑之处,应该找书来查一查。不应文过饰非极力把这些现象掩盖起来,或引经据
典,称之为影响,称之为套用,并有人把鲁迅的主要小说创作,都在外国名家作品中找
到了样板。好像“五四”以来,我国新文学作家,披荆斩棘呕心沥血写出来的东西,都
是在外国人的影响下产生出来的,我们竟没有了自己的文学创作。这真是骇人听闻的新
理论!
    其实在文学事业上,影响、套用和抄袭完全是两回事,有鲜明的界限。正像偷窃与
赠与、捡拾与白拿有鲜明界限一样。
    三岁小孩都能分辨清楚,岂容故意混淆?这样做对青年人的创作会有什么益处呢?
    理论上的混乱,会导致文学现象的混乱,近年所见,不只一端。
    又如庸俗、低级的色情小说、武侠小说,在旧社会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连大报也
上不去。现在却成为热门,不只进入大报、大刊物,而且进入大出版社,争相标榜,以
谋多利,降低读者水平,影响青年心志,较之多赚几个钱,究竟是何轻何重呢?
    当然,现在的色情与武侠,都有新的装扮,以符合时代的样式。但与旧作品相比,
实在没有什么社会意义社会效果上的大区分。古时有小说诲淫诲盗之说,并非只是道学
家的坐井观天之见,弄不好,小说确也能发生这种坏作用。
    贾平凹的这篇小说,没有色情的成分,也没有武侠的成分。从现实生活取材,写的
是家常事,平凡的农民。却也能引人入胜,趣味横生,发人深思,有时代和社会的深刻
意义。
    这证明,新的文学还是应该与新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至于能否写得好,写得成功,
就要看作家深入生活的程度,以及对现实主义的掌握如何。
    有人预见,当前生活里的专业承包,会导致文学创作从内容到形式上的新的趋向。
有些作家有先见之明,已经把内容转移到侦探、武侠、色情刺激上去了,形式也随之转
化。这种理论,颇可怀疑。为艺术的艺术,自然也可以导致金钱,然而金钱的欲望不能
转化为艺术。人民的生活,无论如何现代化,还是需要现实主义的艺术,也不会丧失判
断力,把庸俗的作品和严肃的作品混同起来,甚至颠倒过去。
    贾平凹在这篇小说里,与现实生活的精采的描绘相适应,还运用了中国传统白话小
说的叙述和对话的方法,流畅自然,充满活泼生动的内在力量。
    贾平凹是勤奋的好学的,他博览群书,多方面探索,找出这样的一条路,我看到以
后,高兴非常。因此写信给你,不知你以为如何?
                       祝  编安!
                       孙犁
                       9月12日
    ------------------
  一鸣扫描,雪儿校对
  
返回目录: 孙犁散文    下一页: 读作品记(一)

1999 - 2006 q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