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书屋 : 现代 : 苏应元


 
第四章
    为了孩子,为了柳霞和母亲,方涛打算回京后找有关领导直接谈谈,请求他们帮助解决
他和家属的两地分居问题。
     
    但一回到单位,方涛看到,同屋郑叶的情况比他严重得多。郑叶的那位乡村女教师得了
精神分裂症。
     
    郑叶的妻子身体一直不大好。在这读书无用的岁月,当教师可不容易。而郑叶的妻子偏
又是个工作责任心很强的教师,一心想把孩子们教好。每天放学后,她都要留在学校里给孩
子们细心批改作业。一天,她改作文本直到晚上,一个人摸黑回家,半路上遇到两个二流子
拦路耍流氓。她受不了这么大的剌激,病倒了。
     
    郑叶因为年初孩子生病提前探过亲,接到妻子得病的消息,只得又自费回去。一星期
后,他又自费将妻子和孩子带到了北京。但是,那时候,在北京没有户口的人,住下去谈何
容易。病人,医院不收。孩子,幼儿园不接纳。想买点猪肉、鸡蛋、豆腐给妻子、孩子添点
营养,没有购货本。郑叶无法可想,把病人、孩子托给同事照管,到处到有关官员反映困
难,请求他们设法将他的家人调来北京。但是,他每次回来时都脸色阴沉。他对方涛说,接
待他的人非但不帮他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大发议论,要他不要老是考虑个人的小事,应把精
力放到学习无产阶级理论和批判资产阶级法权上。
     
    郑叶垂头丧气,在同事们的帮助、接济下,勉强熬过了半个来月,从研究所医务室买了
些药,又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去了。
     
    郑叶这一走,两个月也没有回来。听说,在老家,一些好心人告诉他,有个在他家乡插
队的青年,是北京一个颇有神通的大官的儿子。病急乱投医。郑叶动用了工作以来的全部积
蓄,备了不少名烟、好酒、土特产,一头扎进了这个青年的住处。但不久就发现,这个所谓
的大官的儿子原来是冒牌货。财、望两空,研究所里又连续发电报催促他回来参加政治运
动,他不得不灰溜溜地回来了。郑叶什么困难也没有解决,反而背上了超假不归和走后门谋
私利的恶名声,成了大反资产阶级法权运动中的一个批判对象。
     
    从此,郑叶的脸色更阴沉了,话更少了。一些好心的同志问问他妻子的病况,他总是流
露出不耐烦的情绪:“问这干什么?我对她有何用?她与我又有什么相干?我早把她忘了,
忘了!”而晚上,不过十二点他决不回宿舍睡觉。
     
    宿舍里睡不着觉的,又岂止郑叶一人。方涛总是眼巴巴地躺在床上直到郑叶回来。柳霞
来信很少,写的话也不多,但母亲却开始不时地偷偷托人来信,诉说家里的种种困难。方涛
已经神经衰弱,几乎夜夜失眠。许师傅睡着了,但他吃过安眠药。可能是药物的功劳,他睡
得很香,那呼噜,就象是开水壶一阵阵响。这单调的、拢人耳膜的声音,也够一个神经衰弱
者受用的了。方涛曾听人说,打呼噜的,你推推他,他翻翻身,就有停止的可能。但他怎么
忍心?好心的许师傅,对单位里的单身汉,总怀有特殊的同情。星期天,有些食堂师傅值
班,总是一式的剩馒头、剩米饭,外加前几顿剩菜煮的大杂烩。但许师傅值班,总要给单身
汉们炒点新鲜菜。知道单身汉没有购货本,买不到鸡蛋,有时还特意为他们煎几个金黄金黄
的荷包蛋。逢年过节,为了让单身汉们吃顿饺子,他可以忙忙碌碌干上一整天。还是让许师
傅好好睡一觉吧!方涛知道,近来,许师傅的血压又升高了。而明天早晨四点,他就要上
班。
     
    小陈本来倒是个落枕就能睡着的人,但近来,他也翻来复去、长吁短叹,不能安睡了。
是小伙子为单身汉们抱不平吗?不错,单是为了郑叶的事,他就不知生了几回气。但是,他
瘦了,眼睛也陷下去了。他的心事,看来比仅仅为老郑等的事生气大得多。
     
    未久,真相终於大白:小陈和他在家乡的女朋友小兰中断了恋爱关系。
     
    起因在小陈。他写信给小兰,不希望在将来与她过两地分居的日子。
     
    消息传遍了机关。大家议论纷纷,都为小陈的举动感到迷惑不解:一个象小陈这样有朝
气、讲义气的年青人,怎么能做出这样轻率的决定?有人甚至把此事作为大学毕业生“一年
土、二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的例子,在反对“资产阶级法权”的会上进行不指名批判。
     
    方涛他们几个和小陈相好的同志,私下里常劝小陈,不要因为两地分居的一些困难而断
绝一位姑娘纯真的爱情。但他们的劝告,只是惹出了他满腹的牢骚。
     
    “就一些困难?”小陈冷冷一笑,说,“你们都有切身体会,请告诉我,这一些困难究
竟有多大?多小?象我们这样无权、无势、无钱的人,又有什么办法去解决?”
     
    小陈越说越激动,声音一下提高了:
     
    “说什么我一年土、二年洋、三年忘了爹和娘,屁!老实告诉他们,我确实不是什么高
大、完美的样板,不过,比起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还是要略略多一点人性。我不遗弃小
兰,不,我主要为的她。我不敢说为她的幸福,但起码是为了她将来不遭受那些莫明其妙的
苦难。我不是喜新厌旧。不!我向你们保证:在小兰找到意中人之前,我决不会去找别的
人,死也不会!”
     
    方涛他们的劝说以彻底失败告终。要解决小陈的思想问题,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
     
    方涛本人也很快落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母亲来信说,朱洪家年前就要盖新房,他们要
方涛家同时拆房,一是想平分合墙砖木,二是想乘机逼方涛家往西搬一搬,让给他们几公尺
地。可方涛家那有钱盖房呢?纠纷已经闹大。朱洪的二儿子阿二的老婆三天二头寻衅,阿二
甚至扬言要动手推房。母亲因此让方涛千万年前赶回去。方涛虽然不相信朱阿二真会光天化
日下蛮干,但也很担心本来已经摇摇欲坠的小屋可能经受不起邻屋的拆建。
     
    方涛不得不在年前赶了回去。
     
    生活,看起来总是那么纷幻无穷。即使在最阴暗的日子里,也常常会有星星点点快乐的
火花在你的眼前闪烁。
     
    本来,方涛是怀着非常郁闷的心绪回去的,但一到家里,首先碰上的竟是愉快事。
     
    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她告诉方涛,柳霞在公社中心小学代课,还没有回来。
     
    “代课?怎么她没有来信告诉过我?”
     
    “柳霞说,不告诉你,让你回来能有个惊喜。她已经教了三个月书了。”
     
    原来,隔壁朱洪家的大儿子为准备盖房,这半年干脆请了长病假。而前一段学校又稍稍
重视了一点教育,遂聘请柳霞任代课教员。
     
    海亮正在外头撒野。孩子大了,母亲已很难看住他。方涛看看屋里,门背后,窗棂上,
都歪歪扭扭写着不少粉笔字:爹爹、妈妈、奶奶、上海、北京……毫无疑问,是海亮的作
品。方涛随手拿起钭放在饭桌上的一个练习本,一看,封面上用铅笔写着两个又粗又大的
字:海亮。那重重的笔迹,把封面双层纸也印下了条条小沟。打开第一页,是一首手抄的小
诗:
     
    天上星,亮晶晶,
     
    我站村后望北京,
     
    北京有座大楼房,
     
    爹住楼里想亮亮!
     
    字迹比门上、窗上的粉笔字要工整得多,看来是新近写的,只是最后那个大惊叹号,歪
歪地快平躺了,一定是写累了的缘故。
     
    这一笔一划拼成的方块字,凝聚着一个农村孩子多大的决心和毅力!
     
    方涛正在细心欣赏,海亮从门外进来了。他的外貌还是不佳:头发灰蒙蒙的,衣服上沾
着泥斑,膝盖上又是两个磨破不久的窟窿。他是奶奶叫回来的。奶奶已告诉他爹爹回来了。
但他一见到方涛,还是有些不知所措。他偷偷瞥了一眼两只不大干净的小手,站在门边怯生
生不敢进来。他一定还想着去年方涛打他的情景呢!方涛心头一热,大步跑过去,一把抱起
他,亲着他的小脸蛋连声说:
     
    “孩子,好孩子!”……
     
    柳霞天黑才回来。方涛以为她是给孩子们改作业误了钟点,联想起郑叶爱人的不幸遭
遇,劝她以后宁可把作业本带回家来改,也不要摸黑走路。但柳霞苦笑着告诉他,就是没有
作业本要改也回不来。校方有规定,为了限止“资产阶级法权”,教员不允许在贫、下中农
收工以前离校。柳霞解释着,水也不喝一口,拿起扁担、长绳就往外走。
     
    “哪去?”方涛问。
     
    “挑柴。生产队今天下午分了棉秸。我回来时,远远望见地头留着两堆柴,恐怕是我家
的。”
     
    “分柴?怎么也没有人给捎来家?也不通知一声?”
     
    “哟!好大的口气。”柳霞笑笑,“你是什么官?要人伺候啊?”
     
    “那,我去。”
     
    “你不知道在哪儿。”
     
    “那,一块去,我带上手电。”
     
    门外,朦朦胧胧还有些亮光。过了桥头,果然能望见河东地头似乎堆着两堆柴。两人快
步过去,拿手电一照,正是棉秸,上面贴着一张小纸条,写着柳霞的名字和棉桔数量。
     
    柳霞把小纸撕下,放进口袋,熟练地用长绳把棉秸捆成两大捆,轻轻插上扁担。
     
    “霞,我来。”
     
    “不用。你长年坐办公室,一下挑这么多,不习惯的。”
     
    “那你,你不太累么?”
     
    “累?傻。你不在家,我还不一样干?”柳霞顿了顿,继续说,“有你在旁边,我就满
足了——心满意足!”
     
    柳霞说着就蹲下身,肩贴扁担一顶,把棉秸挑上了肩。
     
    “我就空着手跟你走啊?”
     
    “给你个任务,给我照路!”
     
    方涛赶紧打开手电,紧随在柳霞身后执行任务。
     
    小河在旁边静静地流着,寂静的田野里,只听得柳霞清脆的声音在响:
     
    “傻,照路上,别照我的脚。”
     
    “傻,一下子又照这么远,我是千里眼哟?”
     
    “好!涛哥,完全合适,这回可以给你打百分。”
     
    “注意,又偏了。”
     
    “咦,手电光干吗老晃?傻,你不专心打手电,老看着我干吗?”……
     
    柳霞的话可真多呵,她不停地指挥着方涛,温柔、亲切、有时带着甜甜的责备。小星点
点。月儿象一弯银钩挂在西天。扁担在淡淡的月色星光下一闪一闪,两捆棉秸也在扁担两边
有节奏地上下颠簸。柳霞微微仰着脸,小跑步般不停往前赶,任晚风轻轻地掀动着耳边的散
发。脚踩在高低不平的河岸上,如履平地。......
     
    “呵,亲爱的霞,今夜的你是那么精神、那么快乐、那么活泼,而唯一的原因,就是有
我在后面给你打手电。……”方涛默默地想着,眼睛模糊了。
     
     
     
    深夜,临睡之前,柳霞忽然走到方涛身边,调皮地一笑,说:
     
    “等着,我给你看一样东西。”
     
    她象小鸟一般飞跑到衣箱前,掏出钥匙,打开箱子,用脑袋顶着箱盖,从里面小心翼翼
地拿出一个小小的包裹。
     
    她走到床边,把包裹放在床上。包在外面的是一条她结婚时用的花头巾。打开头巾,还
包有一层纸。柳霞瞥了方涛一眼,甜甜笑着,背过脸,用身子挡住方涛的视线,迅速打开
纸,又猛地回过身,说声“看!”,把一件天蓝色的毛衣捧到方涛眼前。
     
    “毛衣!又给我织了一件?霞,你真好。”方涛高兴地说。
     
    柳霞打开毛衣,双手执平贴到方涛胸前,深情地说:
     
    “涛哥,这是我给你的,第一次,有生以来第一次!”
     
    “霞,说什么傻话。我身上的毛衣、毛背心,那一件不是你织的、你给的?”
     
    “不,这一件跟过去的不一样。这是真正的、完完全全我送给你的毛衣!”
     
    柳霞告诉方涛,这是她第一次拿到代课工资后买了毛线给方涛织的。过去,毛衣虽是她
织的,但毛线都是方涛寄回的钱买的。她虽然也挣工分,但最多抵点口粮钱。而今天,她也
拿到工资、拿到现金了!她也可以用自己挣的钱买礼物送给方涛了!
     
    柳霞的脸红红地象天边的朝霞,她激动得说话时也有点微微喘气。
     
    “涛哥,快穿着试试,看合身不?”柳霞说着亲自帮方涛把毛衣套上身。
     
    毫无疑问,完全合适。
     
    柳霞笑着,久久傻笑着。
     
    方涛心里又高兴又酸酸地不太好受,他紧紧地搂住柳霞,用他整个的身心。
     
    “霞,谢谢你。可你得答应我,以后,在钱上面,再不许分你我。”
     
    柳霞没有说话,但冲着方涛微微一笑,把脸埋在方涛的胸怀里。
     
    柳霞笑得多美!那羞怯的、深情的一笑,仿佛把小屋都照亮了。方涛的心暖暖的。他忽
然想起第一次见到柳霞时,柳霞望见蛋糕时露出的羞怯的、天真的一笑。
     
    “呵,我的霞,你依然是那样可爱,你还是我多年前看到的那个小姑娘。”方涛喃喃自
语着,眼睛里滚出一颗又一颗晶莹的泪珠。他不知道这是由于激动、兴奋,还是由于辛
酸?......
     
 
  
返回目录: 小河静静流    下一页: 第五章

1999 - 2006 qiqi.com.